揭秘清朝督抚之间互相惹得掐架皇帝也犯愁

清朝的总督与巡抚都是地方政权的最高长官,由于职权重叠交叉过多,导致一些总督与巡抚之间彼此水火不容,互为掣肘,最后闹到皇上那里,往往各大五十大板 。督抚掐架不仅影响了二人的仕途,还对地方的治理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当某地出现两个职权相当的官员时,就会容易产生各种摩擦,甚至爆发激烈矛盾,互相弹劾打压,以至于两败俱伤 。以清代的督抚制度为例,总督与巡抚都是地方政权的最高长官,由于职权重叠交叉过多,导致一些总督与巡抚之间彼此水火不容,互为掣肘,最后闹到皇上那里,往往各打五十大板 。督抚掐架不仅影响了二人的仕途,还对地方的治理与发展起到了严重的破坏作用 。
为何要督抚并存呢?从朝廷的角度来说,就是要防止地方势力做大,以达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总督主要侧重军事,而巡抚则专注民事 。总督负责一省或多省的军政综治与吏治察举,属正二品 。而巡抚则负责一省兴革利弊,民生发展,属从二品 。同为封疆大吏,督抚都有向皇帝单独奏事,也就是向皇帝秘密打小报告的特权 。督抚看似分工明确,但有很多职权是重叠的,如考核治下百官,督抚则均有此权力 。如此一来,纷争便不可避免 。能处理好的,便只是小争议,处理不好的,彻底撕破脸,则是大阵仗 。
田文镜对掐李绂
先说雍正时期的一起督抚掐架案例 。雍正二年(1724年),由于治理山西有功,山西布政使田文镜平调河南,半年后升任河南巡抚 。新官上任三把火,田文镜在河南的改革大刀阔斧,一些懒散懈怠又渎职的官员让田文镜看着很不顺眼,便上奏弹劾属下官员,如信阳知州黄振国、陈州知州蔡维翰及多名知县 。
田文镜本意只是大力推进改革,没想到却招来了打击报复读书人的非议 。原来,田文镜只是监生,而非科举出身,而遭他弹劾的官员基本都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 。科班出身的自然看不起非科班出身的,田文镜此举引发了双方严重对立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让田文镜没想到的是,此时,一位即将成为自己上级的封疆大吏正在进京觐见雍正的路上 。在路过河南时,这个人成为了暗访者,他在暗中观察着田文镜的一举一动,并将田文镜在河南的所作所为着实做了一番调查 。—他就是即将上任直隶总督的时任广西巡抚李绂,也是雍正倚重的一位地方大员 。
到了北京,李绂见到雍正就给田文镜打了小报告,直陈田文镜是以整饬吏治为名,挟私打击异己 。李绂也不是瞎告状,当然也是有具体事实的 。李绂举例,说田文镜重用的上蔡知县张球就是一个市井无赖、地痞流氓,只因给田文镜举荐了一个幕僚就胡作非为,田文镜则有袒护之嫌 。
雍正不是偏听偏信的主儿,将李绂的奏折直接转给田文镜 。那意思是,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你看着办 。田文镜这个人很会揣摩雍正的心理,知道皇帝最恨拉帮结派、山头主义 。因此,田文镜反戈一击,说李绂与河南当地官员结党营私,搞小圈子,他们属于同年,我田文镜此举纯粹是打击朋党政治,同时澄清张球不是混球儿,操守优良 。
雍正又把田文镜的奏折转给了李绂,说田文镜的话我也是信了,你看着办 。李绂仍坚持己见,无奈,雍正派出钦差大臣进行核查,发现田文镜与李绂双方举报的事都有影儿,虽然督抚各有所错,但李绂结党营私的事逐渐引起雍正怀疑 。
这边督抚掐架刚消停,那边总督之间又干上了 。曾任直隶总督的蔡埏开始煽风点火,多次在雍正面前诬陷川陕总督岳钟琪有异心,逐渐被雍正排斥 。作为蔡埏的死党,李绂无视雍正远离蔡埏的警告,还激切为蔡埏辩护,雍正对李绂的疑心更重 。此时,浙江道监察御史谢济世又上奏弹劾田文镜,弹劾内容竟然和李绂当初的内容雷同,甚至还说信阳知州黄振国被田文镜杀人灭口 。雍正调查后发现,全部是诬陷 。雍正大怒,严审谢济世、黄振国等人,终于坐实朋党政治之实 。随后,将蔡埏、李绂下入死牢,将黄振国等人就地处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