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彩霞案的信息

虽然罗彩霞案现在有陷入网络舆论陷阱之中的危险 , 但既然罗彩霞已经就“冒名顶替”一案再一次以姓名权、受教育权被侵害为由 , 正式起诉王佳俊、王峥嵘等人 , 那么 , 我们不妨暂时离开“挺王倒罗”的网络伪民意 , 回到实实在在的法律问题上来 。
法院已经立案 , 但罗彩霞的诉讼看起来并不会太顺利 。在这个案件中 , 罗彩霞有两项权利被侵犯 , 一项是姓名权 , 这个《民法通则》上有规定 , 问题不大;另一项是受教育权 , 这个权利要维护 , 却存在不小的法律障碍 。
应当说 , 受教育权在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有明确规定 , 属于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无疑 。国内针对受教育权的诉讼也有不少先例 。如董斐针对郑州大学提起的受教育权诉讼 , 法院撤销了郑州大学的不当处分 。
但问题在于 , 《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权只是公民公法上的一种权利 , 也就是说 , 针对国家机关、学校这些单位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 , 人们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受教育权在私法上是不是一项权利 , 在《民法通则》和诸多民法法律中并没有相应规定 , 也就是说 , 如果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其他公民、法人的侵犯 , 要提起民事诉讼 , 就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当然 , 每一位公民都可以称 , 宪法都规定了受教育权 , 法院理应维护这一权利 。问题在于 , 我们的宪法并没有“可司法性” , 也就是说宪法并不能作为法院判案的直接依据 。
2001年 , 在与罗彩霞被冒名上大学案基本相同的山东齐玉苓案中 , 我们曾经见过一点曙光 。这一年 , 最高法院下发给山东高院的《批复》认为:“经研究 , 我们认为 , 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受的受教育权 , 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 , 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
这个《批复》给孤独无助的齐玉苓以权利救济 , 同时也给宪法司法化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但好景不长 , 2008年12月18日 , 最高院发布公告称 , 该《批复》因“已停止适用”而被废止 。
既无法寻求民事法律 , 又无法求助于宪法 , 我真为罗彩霞的诉讼感到担心 , 尽管《宪法》明文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 但没有落地生根 , 法院根本就不敢进行判决 , 罗彩霞乃至千千万万公民的受教育权如何受到保护呢?
一个可行的办法是 , 由受理法院在审判中创造性地运用民事法律中的“一般人格权”原理 , 来维护罗彩霞的受教育权 。
在民法理论中 , 人格权由具体人格权与一般人格权组成 。具体人格权是民事法律明确规定的人格权 , 如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 一般人格权是法律没有规定但应当为公民所享有的人格权 , 包括人身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等等 。
比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贞操权” ,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 但广东东莞中院在一起判决中却认为 , 贞操权是一项男女共享的独立人格权 , 男方以坑骗方式侵害女方的贞操权 , 属于人身侵害 。

关于罗彩霞案的信息

文章插图
而且 , 《民法通则》有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 , 法律没有规定的 , 应当遵守国家政策”以及“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等基本原则 。私法领域的公民受教育权 , 虽然法无明文规定 , 但法官完全可以将受教育权作为一般人格权 , 作出公正判决 , 帮罗彩霞讨回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