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深得曹操信任,后来却突然叛变,差点让曹操一无所有

三国演义中,陈宫有仁有义,忠于汉室,并且很有谋略 。他与曹操最初在中牟相识,当时他任中牟县令 。曹操因为行刺董卓未遂跑路,到了中牟被捕 。当得知真相后,陈宫被曹操的大义所感染,不仅放了他,还弃官追随 。
然而,后来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一句“宁让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让陈宫认识到他的奸雄本色,随后果断离开了曹操 。
他再次出现时,是在公元193年,在曹操手下当官 。这时曹操正欲报父仇,准备讨伐陶谦 。陈宫认为陶谦是仁义君子,立劝不要兴兵 。劝阻不成,陈宫就投了张邈,并和张邈一起迎吕布入主兖州 。之后就一直跟随吕布,直到白门楼兵败身死 。
小说中的陈宫,只是最开始救了曹操一命,跟曹操的霸业关系不大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历史上,陈宫并不是在中牟相识曹操,而且对于曹操的崛起,功不可没 。
网络配图
2.陈宫有捉放曹吗?
三国演义里,陈宫与曹操相识的故事,被编成一出京剧名戏,叫《捉放曹》 。曹操在中牟县的被捕,历史上确有其事 。但劝放曹操的是一个功曹,不是县令 。不过这功曹,连同县令都没记载姓名 。
曹操在中牟被捕时,陈宫在哪呢?我们无从得知 。实际上,《三国志》与《后汉书》中均没有陈宫的传记,只是在吕布传后注引了一下《典略》,简单介绍了一番 。所以他的事迹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 。
《典略》里说,他是东郡人,等天下大乱时,才跟随曹操 。结合曹操的发展历史,陈宫应该是在曹操当了东郡太守时,方才跟随的,时间在公元191年 。
3.陈宫立了大功!
乱世之中要想发展,一是要有兵,一是要有粮 。要想有兵有粮,前提就是必须有一块足够大的根据地 。刘备前半生漂泊,事业蹉跎,就是因为没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 。直到后来占了荆州,进而打下来益州,真正有了自己的地盘,才真正算作是一方诸侯 。
公元191年时的曹操,地盘只有一个东郡,兵也不过几千,跟其他诸侯相比,实力上不了台面 。但一个机会出现了 。这一年,青州的黄巾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领军作战,不幸兵败身亡 。兖州的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 。本文由趣历史网原创,请勿转载!
面对这一天赐良机,陈宫毛遂自荐,前去说服刘岱部将鲍信等,让他们拥戴曹操为主,鲍信同意了 。于是曹操入主了兖州 。有了地盘,加之鲍信等部将,他得以大破入侵的黄巾军 。三十余万黄巾军随之投降曹操,他将其中精壮的收编为青州兵 。
网络配图
占据兖州,获得青州兵,是曹操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自此他一跃成为天下有名的军阀 。曹操的成功,陈宫可以说立了汗马功劳 。所以,曹操把陈宫视为自己的心腹,任命他为东郡太守,这是曹操之前的职位 。
征讨陶谦时,他坐镇东郡 。与之相比,荀彧、程昱只是看守鄄城等 。此时的陈宫,地位在荀彧、程昱之上,是曹操最亲信的人之一 。然而,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
4.陈宫叛变了!
公元194年,曹操二次征讨陶谦,势如破竹,陶谦的军队根本无法阻挡 。正准备一举攻克徐州时,却突然传来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陈宫反了!他联合张邈张超兄弟,叛迎了吕布,兖州内各个郡县纷纷响应 。还掌握在曹操手里的只有荀彧、程昱等驻守的区区三个县 。也就是说,徐州还未攻克,老家却被人抄了 。
对于曹操而言,形势非常危急,几年的努力,很有可能一朝灰飞烟灭 。袁绍听闻陈宫反叛后,很不看好曹操,派人捎来消息,劝他把妻小送到冀州,投奔自己 。后来陈宫之所以不肯投降,大概也是觉得当初的背叛,对曹操伤害太大,曹操恐怕很难真正原谅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