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深得曹操信任,后来却突然叛变,差点让曹操一无所有( 二 )


曹操此时也有些动摇,幸好程昱力劝,方才打消了投奔袁绍的念头 。最后重整旗鼓,经过几番争斗,终于打败了吕布,夺回了兖州 。
5.为什么叛变?
陈宫为什么叛变?演义里说,他认为曹操心术不正,为汉贼,所以离开了曹操 。这是小说家的演绎 。《典略》里给了一个解释,说他是“自疑”,也就是瞎想,自己想多了,进而就叛变了 。本文由趣历史网原创,请勿转载!
可是我们之前说过,曹操征讨陶谦时,对他是委以重任的 。如果曹操对他有疑心的话,应该会把他待在身边,防止他在后方捣乱 。最起码也不会让他担任东郡太守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 。所以这时候,两人的关系应该仍然很紧密的,那么陈宫有什么理由“自疑”呢?
因为发生了一件事 。二次征讨陶谦之前,曹操杀了一个人--边让,而且连同他的妻儿全族在内,三百多人全部被杀 。这对陈宫触动很大 。边让是谁?他是兖州非常有声望的名士,从小就有聪慧无比,汉末鼎鼎有名的大名士蔡邕就亲自举荐过他 。边让后来担任过九江太守,曹操入主兖州时,他正辞官在家 。
网络配图
曹操杀边让,表面上看是个人恩怨,因为边让常常讥笑他 。但其实暗含着曹操与当地士族之间的冲突 。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曹操可以说是宦官出身 。在东汉那样一个注重身份的时代,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污点 。加上东汉末年,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积怨很深,曾经有过党锢之争 。所以宦官出身的曹操,被很多士族所看不起,进而不愿与之合作 。
比如曹操征辟司马懿时,后者就因为他的出身一再装病推脱 。后来在曹操的强迫下,不得不来,这已经是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时候的事了 。
曹操杀死边让,更是进一步激化了他同当地世家之间的矛盾 。官渡之战前,陈琳在讨伐曹操的缴文里,就把这件事作为曹操的一大罪状,并说“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说,曹操杀边让,使得兖州的士大夫惶恐不安 。
网络配图
6.原来是身份问题!
陈宫是兖州当地的士族出身 。一方面,当时的乡土观念浓厚,很重视同乡情谊,彼此间是利益共同体 。另一方面他们都是儒家出身,有共同的精神纽带 。而曹操出身宦官,是外来人,从小也不太读书,行事更偏向于法家 。
所以,外来的曹操与本地的士族之间的矛盾,一早就在他与陈宫之间潜伏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边让的被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催化剂 。
除了利益矛盾外,陈宫的个人性格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典略》里说他,“性刚直壮烈”,这样的性格平常不免也会得罪曹操,曹操杀边让,可能让陈宫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另外,曹操进军徐州时,行事很是残暴,很多无辜的百姓惨遭杀害,“泗水为之断流”,这情形大约也让陈宫对曹操越发不满 。
利益的冲突,加上性格的原因,两人的矛盾无形中逐渐累积 。直到最后,陈宫走上了叛曹迎吕之路,时间是在公元194年 。五年后,他和吕布一道身死白门楼 。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他曾深得曹操信任,后来却突然叛变,差点让曹操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