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被康雍乾这三位皇帝认可的大臣,你知道吗?( 三 )


三是权利过大,又不知道谨慎 。
历史上倒霉的丞相大多数是因为这个原因 。
皇帝和丞相性格不同、经历不同、不可能事事都想到一起 。
和皇帝冲突多了,这个宰相最后难免倒霉 。
四点是比较有清朝特色,不能“好名” 。
这是什么意思呢?好名,就是追求个人的名誉,爱惜自己的名声 。
这应该是好事啊,但是在清朝有不少大臣因为“好名”而倒霉了 。
为什么呢?因为在清朝皇帝看来,你处处维护自己的名声,追求人格完美,这就不利于事事听主子的,不愿意给主子干脏活儿 。
张廷玉一生为人,特别谨慎小心,每天下班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这一天的大事小事都在大脑中过电影般,细细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说错的话,做错的事,如果有,第二天怎么弥补 。
第二件事,是把带回来的草稿什么的烧掉,家里从来不留文件书信什么的 。
因为什么呢?因为清代文字狱厉害,留下文字,就是留下把柄 。
他在朝中为官多年,从来不和外省的官员通信,为的是避免皇帝猜疑 。
张廷玉给雍正服务了十三年,可以说,几乎雍正朝的每一项重要决策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
那么为什么我们翻遍清史,却找不出他做过什么大事的记载呢?
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把所有功劳,都记到皇帝头上,从来不提自己的贡献 。
当时许多大臣都是经过张廷玉的推荐而受到雍正重用的,但是这些人却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提拔起来的,张廷玉见到他们也从来不说 。
这确实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绝顶功夫 。
因此从康熙开始,三代皇帝都对他这点极为赞赏 。
只有这样的人,皇帝用起来才放心 。
张廷玉真是把“臣道”研究到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