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唯一被康雍乾这三位皇帝认可的大臣,你知道吗?( 二 )


除了这一点之外,我们还说过,张廷玉是官宦世家,是康熙时期的大学士张英的儿子 。
张英为官很成功,做了几十年高官,没有过闪失 。
因此张廷玉做官,是有家传功夫的,父亲张英不但言传,而且身教 。
所以刚刚走上仕途的张廷玉就显得特别成熟,言谈举止特别沉稳,特别得体,所以一眼就被康熙相中了 。
张廷玉深知,皇帝最防备的是什么,是大臣的私心 。
所以,你必须表现得没有私心,才能够最终满足自己的私心 。
所以张廷玉为官数十年,最大的窍门,是处处事事,他都能从皇帝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从不掺杂自己的私心 。
张廷玉刚入官场时就发生过一件事 。
他年轻时有一次做主考官,有一个朋友想买通他,让他透露试题,张廷玉当然没有同意,但是张廷玉拒绝的方式很艺术 。
他是怎么拒绝的呢?他赋了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帘前月色明如昼,莫作人间幕夜看 。”
就是说,我要做一轮皎洁的明月,你不要把我当成一团漆黑的暗夜 。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
一方面是处理事情没有私心,另一方面张廷玉在功名利禄面前一直表现得非常谦退 。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考进士,中了一甲第三名,也就是俗话说的“探花”,别人要是知道自己的孩子得了探花,肯定会高兴得不得了,但是张廷玉不是这样 。
他知道之后,第一个反应,是“惊惧失措” 。他立刻跑到宫里,面见皇帝,“免冠叩首”,说我们家啊,好几个人都中了进士,如今又得了个探花,这气运也太盛啊,不好,凡事太圆满了不好,所以他请求雍正,别让这孩子当探花了,把他降为二甲吧 。
张廷玉说:“天下人都想考上前三名,我家已经有好几个做官的,把这个荣誉,让给普通人家吧 。”
雍正听了,大为感动,于是,将张若霭降了一名,改为二甲第一名 。
然后,又专门发布谕旨,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详细说了一遍,目的是表扬张廷玉的公忠体国,大公无私 。
04
所以你看张廷玉这个人,既有过人的才干,被人代替不了;又为人这么谦退,处处为皇帝着想 。
那当然深得皇帝的喜爱 。
因为他不贪污,所以在雍正朝,皇帝先后多次对他进行过赏赐,赐给他的银子,动不动就上万两,还给了他一所当铺,让他过上了舒服的生活 。
因为张廷玉不主动为自己、亲人、朋友谋私利,所以雍正皇帝对于他的孩子就特别照顾,他的孩子张若霭后来做官也很顺利,雍正一看到他,就想到他父亲辞退探花这件事,所以总是提拔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礼部侍郎 。
有的人说,哦,我明白了,张廷玉做官最大的窍门就是没有私心 。
不对,这还不是张廷玉做官的最核心的窍门 。
截至乾隆十三年,张廷玉在政治最高层四十多年从没有犯过任何错误,靠的是他身上另一个特质:超人的谨慎 。
我们说,伴君如伴虎 。
为什么汉语中会有这样一个成语呢?因为人们从历史中总结出,在皇帝身边,陪王伴驾,确实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 。
张廷玉熟读经史,专门研究过历代大臣为什么会犯错误 。
他认为,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性格过于刚直 。
比如比干这样的大臣,当着商纣王的面批评他不仁不义,不讲方式方法,下场当然很悲惨 。
二是只从天下大公出发思考事情 。
比如岳飞,他只从国家民族角度去考虑问题,却不顾及帝王个人的心理隐私,成天劝宋高宗把徽、钦二帝接回来,却不替宋高宗考虑把他们接回来,宋高宗怎么办,所以以国家利益去挑战帝王的一己之私,终至非死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