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读后感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读后感

文章插图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11、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2、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民众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 。
3、拜月、赏月、团圆庆贺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从当代社会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今起3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四川的中秋竟然要“送瓜”?2中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读后感】

对于中秋节,我们总会有一句俗语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顾名思义,农历八月十六的月亮比十五当天更圆 。但其实这也是不确定的,今年起,情况有点不一样了↓↓
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在连续三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后,今年中秋当天,公众可欣赏到农历八月最圆月,最圆时刻为21日7时55分 。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文科普专家宋媛媛介绍说,月亮圆缺变化一周为一个“朔望月”,周期约为29.53天,这个月中月亮最圆(即满月)的那天称为“望” 。
根据农历历法规定,月亮最圆时刻的“望”最早可发生在农历十四的晚上,最迟可出现在农历十七的早上,农历十五、十六这两天居多,其中又以农历十六为最多,所以,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俗语 。
今年农历八月十五适逢“望”,因此,今年的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时刻为21日7时55分 。“不过,此时正值我国白天,要想看到月亮不太现实 。人们可以等到日落后,夜幕降临之时,虽然中秋夜晚的月亮不是最圆,但与最圆时刻相差无几,人们用肉眼分辨不出来 。”宋媛媛说 。
9月19日晚拍摄的月亮 。采访人员 何海洋
那么,中秋当天何时赏月最佳?“日落后一个多小时 。”北京市资深天文摄影爱好者王俊峰说,这是因为有地面参照物作对比,再加上低空月光受到大气层的折射和散射,月亮的颜色和形态都会和在高空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这个时候的月亮,肉眼看起来会显得特别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夜时分月亮会运行到正南方天空,这时月亮的地平高度达到整夜最高 。“万籁俱寂,皓月顶空照,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王俊峰说 。
日落后一个多小时也是给中秋圆月拍摄“写真”的好机会 。“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刚刚升起的满月受到大气层和浮尘的影响,形状略扁,颜色呈古铜色,再加上地平线上建筑或远山的衬托,这个时候拍出的月亮会与众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颜色由古铜色渐渐变化为明亮的银白色,这个时候拍出的月亮又是另外一番情趣,晶莹剔透,珠圆玉润,饱满丰盈,风姿绰约 。”王俊峰说 。
采访人员了解到,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3年,中秋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而2024年中秋,又回到“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
作为一个寄托着团圆、思念情感的节日
中秋节有着十分丰富的民俗
中秋节起源何时?
在四川又有着哪些特别的民俗?
9月19日,“巴蜀讲坛”在省图书馆开讲 。这一期,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建中做客讲坛,为读者解读中秋文化和中秋民俗 。
送瓜、摸秋、树中秋、烧宝塔灯……一系列趣味民俗的精彩放送,让读者听得意犹未尽 。
中秋节起源于天体崇拜
中秋起源于远古,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到明清时成为与春节齐名的重要传统节日 。之所以名为“中秋”,源于古人以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或“三秋”,而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所以叫“中秋” 。
李建中说,中秋应起源于古人的自然崇拜,具体说是天体崇拜,也就是源于对月亮的崇拜 。秋天是粮食成熟的季节,也是祭拜月亮的时候 。东汉许慎《说文》对“秋”的解释:“秋,禾谷熟也 。”《尔雅》说:“秋为收成 。”农历八月是收获粮食的时候,为了表达喜悦之情,人们会欢聚在一起庆祝丰收 。同时,拿出一部分食物来祭祀神灵,感谢它们的赐予,祈求保佑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 。在祭祀的天地神灵中,月神当然是主要对象了 。不过,李建中解释,早期祭月的日子,是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 。由于秋分的时间对农历来说每年不固定,不一定正好在圆月之日 。所以,后来人们选月亮最圆、最亮的八月十五取代“秋分”,使之逐渐成为拜月、祭月的固定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