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无标志判断句 。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如:此人力士 。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
二、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
王建禽于秦 。(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 。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 。“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 。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 。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 。(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 。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 关于伊斯科,巴西的库蒂尼奥和西班牙的伊斯科,谁更厉害
- 关于休的名字,关于怎么休年假的问题
- 关于余生的网名,以你盛夏,换我余生的情侣网名
- 关于便利贴的游戏名称,关于保时捷的中文名称
- 关于伤心的网名女生,伤感女生QQ网名
- 50个神话故事的名字 神话故事的名字 关于神话故事的名字
- 怎样训练泰迪狗握手
-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古诗大全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8句
- 关于老虎的春联有哪些
- 关于亮的艺名,明星的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