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大军灭亡北宋后,宋高宗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南宋政权的?

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 。宋太宗赵光义从其兄长赵匡胤手中以“非正常”方式取得的北宋天下以及他的除了徽宗九子康王赵构之外的所有子孙后代,几乎被金国一网打尽 。按说,如果康王赵构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并身体健康,则继之而起的南宋江山仍将为太宗一脉传承 。
然而,接下来的两个重大事件却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其一是“建炎南渡” 。
1127年四月一日,靖康之耻后,女真人北撤 。被金人胁迫立为大楚皇帝的张邦昌一面派人寻访康王赵构 。一面迎哲宗废后孟氏入宫,尊为元祐皇后,垂帘听政,自己退位,仍称太宰 。“大楚”傀儡政权仅存三十二日 。
家国危难之际,身在大名府的赵构虽接到火速勤王的蜡诏,却只让副元帅宗泽带部分勤王兵南下救援,自己却一路向东逃到济州 。接到张邦昌派人送来的传国玺时,他才知道自己成为徽宗诸子中唯一没有被俘虏北去的亲王,最有资格登上皇位 。于是,他移师南京应天府,五月一日在南京皇宫即位,改元建炎元年,是为高宗,孟后归政,李纲入相 。
即位之初,尽管高宗对张邦昌说过不追究,但李纲不依不饶,高宗内心也容不得他的僭逆行为,仅过一月,就将其贬官赐死 。
是年秋,金人以张邦昌被杀为由,再次攻宋 。二奸黄潜善和汪伯彦力主南逃,李纲主张坚守中原,东京留守宗泽力请高宗还都开封主持恢复大计 。
生性胆小怕事的高宗唯恐重蹈父兄被掳覆辙,七月,下达“巡幸东南”手诏,目的地为建康 。李纲极力反对,迫使他收回成命,招致高宗憎恶 。后在黄、汪二奸和御史张浚的弹劾下,李纲愤而提出辞职,高宗则借机罢其相 。后直到李纲去世,也再未入朝大用 。时人认为李纲是南渡以后最好的宰相人选,高宗不用他的根本原因,是担心其主战给自己带来“危险” 。
李纲任相仅七十五日,他的罢相激起正直人士的愤慨 。携棺应召的太学生陈东听到李纲罢相消息,愤而两次上书,希望高宗尽早罢黜黄、汪,认为“欲复中原,以定大计,非用李纲不可”,另一个布衣士子欧阳澈也上书直接指责高宗“宫禁宠乐” 。
八月二十五日,陈东与欧阳澈被斩于应天府东市,陈东时年四十二岁,欧阳澈仅三十一岁 。虽然宋太祖誓约有“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一条,誓约的内容上月刚由徽宗以衣带诏的形式送给高宗 。高宗之所以大开杀戒,根本原因有三:其一,陈东对他继统合法性的怀疑,欧阳澈对他纵情声色的揭露,都触到了他的最痛处;其二,唯恐陈东再次激起靖康学潮那样的民变;其三,陈东等上书主张复用李纲,坚决抗金,与其逃跑的决策针锋相对 。因此,高宗在置他们于死地后,又假惺惺表示痛悔,又是赠官,又是赐田 。
杀了陈东不久,高宗就下诏“巡幸淮甸” 。十月,岁末,高宗分别将黄、汪分别迁为左、右相,把朝廷全权交给他们,自己则在行宫寻欢作乐,全然不顾中原军民正与金军浴血奋战 。

金朝大军灭亡北宋后,宋高宗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南宋政权的?

文章插图
十二月,金军分三路再次南侵,西路攻陕西,攻山东的东路军在渡过黄河后由完颜宗弼分率一部直逼开封,宗翰则亲率中路直攻开封与其会师 。这时的开封府尹兼东京留守是宗泽,他有效部署了东京防线,粉碎了金军夹攻的计划 。其后,他派人联络两河抗金义军,建立以东京为中心、两河为屏翼的抗金防线 。
建炎三年二月,完颜宗翰派兵奔袭扬州,前锋直抵天水军 。三日,高宗正在行宫寻欢作乐,突闻战报,魂飞胆丧,吓得从此丧失了性功能,再也不能生育 。他慌忙带领少数随从策马出城,仓皇渡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