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大军灭亡北宋后,宋高宗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南宋政权的?( 二 )


应该说,建炎南渡的历史故事讲述至此可以收笔了 。但是,在赵构狼狈逃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南渡后让人回味无穷的“传说”:那就是“泥马渡康王”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本有很多版本,但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第一个版本:嘉定四年程卓使金,撰《使金录》记载道里行程,在十二月十四日“至磁州”条中写道:高宗为王尚书云迫以使虏,磁人击毙王云 。高宗欲退,无马可乘,神人扶马载之南渡河 。
而南宋人假托太学生陈东之名所作《靖炎两朝见闻录》下卷中说:
……康王遂从宗泽之请,不果使北,将为潜归之计 。且闻斡离不自遣康王归国后,心甚悔之,既闻康王再使,遣数骑倍道催行 。康王单骑躲避,行路困乏,因憩于崔府君庙,不觉困倦,依阶脚假寐 。少时,忽有人喝云:“速起上马,追兵将至矣!”康王曰:“无马,奈何?”其人曰:“已备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康王豁然环顾,果有匹马立于旁 。将身一跳上马,一昼夜行七百里 。但见马僵立不进,下视之,则崔府君泥马也 。
第二个版本,至今史书查无可据,但却广为后人所采信:
相传赵构为金兵追逼,只剩下了他单身匹马,后有忠臣之子李马舍生忘死,背着他逃至河边,又驾船过河,才使赵构幸免于难 。事后,赵构为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捏造出了“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后来,赵构又担心李马会揭穿他狼狈逃跑和“美化”自己的真相,便派人将李马药哑,不久又杀死了李马 。
建炎南渡之后,再一个历史大事件,便是苗刘之变 。
当金军攻入扬州,追至江边,军民不及撤退,死伤与落水者不计其数 。朝野以为扬州大溃退的罪责都在黄潜善和汪伯彦的身上,高宗也不满他俩不能早为合计,让自己吃足了苦头,遂将他俩罢相,任命朱胜非为右相,王渊签书属枢密院事,仍兼御营司都统制 。
王渊在扬州大溃退时拥兵数万,对来袭的五六千金骑不作任何抵抗,不仅未罚,反而升迁,是因与原康王府宦官康履、蓝珪沆瀣一气 。在高宗从镇江逃往杭州途中与到达杭州以后,这些宦官依然肆无忌惮,作威作福,强买民物,凌忽诸将,激起军民极大义愤 。
【金朝大军灭亡北宋后,宋高宗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南宋政权的?】三月,御营司武将苗傅、刘正彦既嫉妒王渊骤然升迁,又忌恨宦官胡作非为,对高宗一味南逃也深为不满,于是在杭州发动兵变 。他们诛杀王渊和康履,胁迫高宗将皇位禅让给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由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 。这次政变,史称“苗刘之变” 。
这时,同签枢密院事吕颐浩正在建康,礼部侍郎张浚则督军平江,他们闻讯后即联络武将韩世忠、刘光世等起兵勤王 。苗刘兵变虽有合理的情由,却也夹杂着个人野心,两人既无深谋远虑,又无明确目标,进退失据,见勤王大军逼近杭州,就弃城而逃,高宗复辟 。五月,苗、刘被韩世忠军俘获,两个月后处死 。
兵变的另一个结果是,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在兵变结束后从扬州回到临安的途中发高烧,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倒了地上的炉子,巨响之下,竟将赵旉吓死,时年仅三岁 。至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又失去了唯一儿子的赵构绝后,宋太宗一脉绝嗣 。此时的赵构已经无嗣可立 。为了不至于使自己在百年之后皇位落于外姓人之手,宋高宗被迫在宋太祖后代中寻找可以继承自己皇位的人选 。而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太祖后人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从中用心挑出一胖一瘦两个小孩 。其中瘦者即为未来的孝宗赵昚 。史载高宗开始并不喜欢赵昚,而是中意胖小孩 。偏偏此时殿上来了一只猫,赵昚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动作极其粗鲁 。这件事让高宗对胖孩子好感全无,就把赵昚留了下来,养在深宫 。最后赵昚通过重重考验最终登上皇位 。孝宗赵昚是太祖七世孙,太祖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自此宋祚又重新回到太祖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