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阅读答案 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是一篇


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比较难的课文,对于这类课文,学生学起来感觉吃力,教师教起来感到不好下手 。那么,教学这类课文有没有规律可循?有没有一些化难为易的办法呢?笔者的回答是有 。下边笔者以教学《巴尔扎克葬词》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
《巴尔扎克葬词》是法国大文豪雨果为巴尔扎克逝世写的一篇悼词,是高中语文课本中公认的难文之一 。这篇课文难在三处:一是语言高度概括;二是内蕴深厚,情感丰富;三是文中所涉及的两位文学大师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进入课文 。面对这样的一篇课文,不要说学生难于理解,就是教师,甚或专于斯的学者恐怕也难尽窥其意 。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必须遵循难文浅教的原则 。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难文浅教呢?
唯一的出路就是引导学生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而不是研究语言的角度出发,抓住课文中那些评价巴尔扎克作品及其本人的、可感性强的精彩语句,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体验、领悟、运用,从而将其化为自己的东西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一)了解其人,引发感情
课前可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及其创作;上课时,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巴尔扎克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介绍,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对这位世界级的文学大师的的初步情感,从而为下边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
(二)品读语言,深化情感
这一步,可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作者评价巴尔扎克作品及其本人的精彩语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巴尔扎克的伟大,深化学生对巴尔扎克的情感认识 。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评价巴尔扎克作品及其本人的精彩语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处:
【巴尔扎克葬词阅读答案 巴尔扎克葬词 巴尔扎克葬词是一篇】1. 评价作品的 。第3自然段3、4、5句,第5自然段第一句 。
2. 评价巴尔扎克本人的 。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1、2两句,第7、第8自然段 。
(三)据文作诗,深化情感
这一步,可指导学生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依据课文中作者评价巴尔扎克作品及其本人的精彩语句,据文作诗 。这样做,既强化了学生的感情力度,又锻炼了学生吸纳和运用精美语句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指导学生分节作诗 。课文中作者从两个方面评价巴尔扎克的不朽贡献:一是其作品,一是其人 。指导学生作诗,也应分两步来走;如果合两步为一步,要么难度太大,学生作不出来;要么勉强做出来了,也是挂一漏万,难达预期目的 。
第一步,指导学生选好突破口 。学生初听此要求,往往觉得无从下手,此时,教师指导学生选好突破口就尤为重要 。笔者指导学生选择的突破口是课文第7段“他的一生……”这一句话,然后以“他匆匆地走了”为两节诗的领起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写了出来 。
(四)质疑研讨,巩固情感
课文第2至第8段是《巴尔扎克葬词》的主体部分,教学这篇课文,自应把重点放在这7个段落上,但是,对于文章的最后三段,我们也不能置之不理 。从内容上看,这三段表达的是作者自己的生死观,好像全文无关,但细细品之,又不完全是这样,因为作者在表达自己的生死观的同时,又渗透着对巴尔扎克去世后给人们精神生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其实,这仍然是在表达对巴尔扎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因此,教学这三段,可采取质疑研讨的方法,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学生在上文学习中所受到的情感熏染得以巩固和发展 。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这三段所写的内容似乎与全文关系不大,同学们说说,它是多余的呢?还是另有深意呢?
讨论时,只要学生能大胆质疑,勤于思考,言之成理,不论同意那一种观点,都应予以肯定 。在这个方面,不必寻求标准答案 。
总结一下以上的教法,有三个要点须注意:
第一,选好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教学难文,选好突破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笔者教学《巴尔扎克葬词》,选择的突破口是从了解两位大文豪的生平及其创作入手 。从这个角度入手,就会使学生对文章所涉及的主人公巴尔扎克、文章的作者雨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又能通过这两位巨人的成就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从而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容易走进课文中去 。
第二,定准课堂教学的中心和线索 。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引发、激发学生的情感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线索 。教学难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尽快走进课文,从而理解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