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几个市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疫情最新消息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几个市县1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几个市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疫情最新消息

文章插图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6个市、2个县,分别是延吉、图们、敦化、珲春、龙井、和龙、汪清、安图 。延边州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吉林省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西北、东北三面向东南倾斜 。延边地处北半球中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 。
涨姿势!延边及各县市的地名都是咋来的?终于弄明白了2在延边大地上,早在2.6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安图人”等人类繁衍生息 。古代东北肃慎、沃沮、靺鞨、女真、满族等民族经历坎坷,卓绝创业,用双手开拓了祖国边疆这块热土,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化 。唐、辽、金、元、明、清历代均在延边一带设置行政机构,进行治理,使延边同东北各地和中原保持密切联系,推动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地名是一个城市生命的起点 。一个地方有了地名才算是真正诞生,此前只是人的一种自然和原始的聚落 。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延边也是满族的故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满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因而对山川江河,城镇村屯多以满语称谓 。满语地名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与汉语的山川沟谷等自然地理实体相结合而形成的 。
延边“地名考”
“延边”是在延吉这一地名出现以后,因地处吉林省东部边疆,逐渐演变而成 。
清入关后,1677年清政府为保护其发祥“圣地”,对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以东,伊通州以南,图们江以北地区悉行封禁 。今延边地区均属封禁范围,延吉属南荒围场,后称南岗(“南荒”二字音转)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南岗设立荒务局,故又称局子街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在烟集岗设延吉厅 。延吉厅设立以后,在清末明初也称这一区域为“延珲诸边”、“延珲地方”、“延珲全境” 。又称“延吉地方”、“延吉区域”,后转变为“延边”这一区域地名 。
“延边”地名最早见于1913年出版的《吉林地志》,记有“论**交通,东南一面复当延边之冲” 。1913年东南路观察使署资料中也曾出现“延边”称谓,如“吉林省都督电讯延边刻下有无日本军队驻扎……” 。
1921年文件有“延边陶道尹张镇守使会呈收回毛口崴” 。1929年出版的《中国民族志》更明确地记载:“东北边疆有‘延边’之称 。延边者吉林延吉道之边疆 。”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延边这一区域名称便固定下来,成为行政区划的正式地名 。地方志书中有记载,官方文件有记载,甚至机构设置,报刊著述都已通用“延边”之称了 。
延吉
“延吉”俗称烟集岗,又名南岗 。“延吉”地名的起源说法不一 。明为瑚叶吉朗等卫地,“叶吉”音转为延吉;清代叫南岗(南荒二字的音转),又名延吉,“延吉”满语为野山羊或石羊之意;又说在开发初年,此地常常烟气弥漫,雾气笼罩,故称烟集岗,延吉即烟集的音转 。清后期又称局子街,即官衙所在地之意 。在民国时期,通常叫局子街,也叫延吉 。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烟集岗设立延吉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吉林东南路兵备道台公署移住局子街,延吉厅升为延吉府 。1912年改为延吉县 。延吉厅设立后,至清末民初,这一区域经常被冠以“延珲诸边”“延珲地方”“延珲全境”“延吉地方”“延吉区域” 。
珲春
“珲春”为满语,曾有多次演变,像“浑蠢浑”“浑蠢”等,后音译为“珲春” 。
“珲春”的由来诸说不一,“浑蠢”最早见于《金史·世纪》:“统门、浑蠢水之交有乌古伦部……” 。《明史》记有:“珲春来自女真语,即‘遍地’、‘边陲’、‘近边’之意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珲春县金为乌库哩部……土名大八屯 。……珲春满语边地也 。”《今县释名》记有:“明置珲春卫,后属瓦尔哈部,因珲春河为名,金史世纪,有珲春水与统门水合流即此……”
又据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穆晔骏教授译写为:“珲春是满语,直译为尾巴的意思,表达河流的概念,可译为江岔、河岔子 。”
珲春濒临江海,是诸水流入江海的地方,即“九河下梢”之地,因此,满语译写为“江岔或河岔”是符合珲春实际的 。
图们
“图们”来自满语,因濒临图们江得名 。记载:图们江,“满洲语图们色禽 。图们,译言万 。色禽,河源也 。古称统们、驼满 。亦曰土们,皆同音而异译” 。19世纪末,陆续有朝汉人民移居当地,形成村落,统称灰幕洞或下甸子 。1933年敦图铁路终点设在灰幕洞后,有关当局召集工商各界,议定将灰幕洞更名为图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