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几个市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疫情最新消息( 二 )


敦化
“敦化”一名,取《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语,寓“敦风化俗”之意 。其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县”之称 。公元八世纪初,“敦化”时称“忽汗城”,系 “海东盛国”渤海国的开基都城,唐朝渤海郡和忽汗州的治所所在地 。
清光绪年间,阿克敦地方(即现敦化地区)户口逐渐增多,土地亦得到开发,呈现“农耕日盛、商贾云集”的局面 。清政府为了加强封建统治,便于土地开发和苛收捐税,于1878年设立荒务局,主持放荒、征税等事宜 。1881年1月25日,吏部等部遵旨会议吉林将军铭安所奏添设民官 。《吉林通志》舆地志中载有“敦化县知县署在城东门内大街路北,光绪六年建治”的记载,足资佐证 。
龙井
“龙井”地名来自朝鲜语 。1881年,朝鲜族农民张仁硕、朴允彦两户人家移居六道沟地方,为了解决用水问题,经过寻找,发现了一处古井,安装上了吊桶架,朝鲜语称为“龙吊井”,后来相沿成习,被人们称为龙井 。
1908年,延吉厅正式用龙井村取代了六道沟这一称呼 。1934年,龙井村居民为纪念龙井地名的起源,在李基燮的发起之下,重新修缮此井,并树立一个两米高的花岗岩石碑,碑上镌刻“龙井地名起源之井泉”9个字 。
和龙
和龙市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和龙县原为和龙峪分防厅,“和龙峪”一名最早始见于1883年(光绪九年)《吉林朝鲜商民贸易地方章程》之中 。“和龙峪”因地形而得名,东侧重峦叠嶂,连绵起伏,西侧为丘陵地带,中间为河谷盆地 。“和龙”系满语,“两山夹一沟”之意;“峪”为汉语“山谷”之意 。
汪清
“汪清”源自满语“旺钦”,有“堡垒”的意思,后转音为汪清 。取名“旺钦”标志着汪清地区山高密林、沟壑纵横、河流密布,实乃边塞要地 。
汪清本为“旺钦”,今建城标时仍取用原名“旺钦” 。“旺钦”是如何变成汪清的呢?因前清时由于音义附会,改“钦”作“清” 。又因当时奉天兴京(今辽宁新宾县)东边有“旺清”门,音义与此相同,便改“旺”为“汪”,把“旺钦”更名为“汪清” 。“汪清之名”沿用至今 。
安图
“安图”地名源于本世纪初,并蕴涵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日本侵占朝鲜后,企图将图们江北的中国领土变为“第二个朝鲜”或“朝鲜的延长”,公然扭曲造出“中朝国界问题”,妄图鲸吞中国领土 。为了达到扩张领土的目的,日本政府扭曲中朝界河的位置,将作为界河从来没有异议的图们江,妄指为发源自哈尔巴岭南麓流入布尔哈通河的土门子河 。提出这条小溪是界河,进而将图们江北和这条小溪间的土地,诡称是朝鲜的“间岛”地方 。而“间岛”的范围,随其奢欲的膨胀而扩大,不仅有“东间岛”(泛指今延吉、和龙、安图东北部),接着捏造出“西间岛”(指岗后汤河、漫江地区,相当于今安图荒沟岭以南的松江河地区) 。进而更捏造出“北间岛”(指桦甸县靠近安图西部的地方) 。日本政府的狼子野心和侵略行径,引起全国人民义愤和清政府和强烈反对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四月,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委派刘建封等人,“勘奉吉两省界线,兼查长白三江之源” 。据《辽宁安图县志》记载:“当设治之始,拟在图们江之岸创设县治,以保国界,故定名曰安图 。”安图一名实为安定边陲,保护图们江界之意 。
参考文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志》《延边朝鲜族史》《延边风情》《百年延边》 。
本版照片由延边州档案局(馆)、延吉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龙市档案局及安图县档案局提供 。
相关资料由延边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延边州文化局、延吉市委宣传部、敦化市委宣传部、龙井市委宣传部、汪清县委宣传部及安图县委宣传部提供 。
*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 张伟国 王雨 代黎黎
编辑:吴茗
吉林省延吉市行政区划3 延吉市(县级)是 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 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与对外交往的中心 。位于 吉林省东部、延边州中部、 长白山脉北麓 。
延吉处于 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联合国拟定的图们江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 。东直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直距 日本海80公里;南直距 中朝边境10余公里 。
延吉是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百强县 之一 。在2013年中国城市排名中,延吉被列入“四线城市”,成为在吉林省除长春、吉林市两大中心城市之外,城市分级最靠前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