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由来传说 遵化的由来

遵化的由来1

遵化由来传说 遵化的由来

文章插图
遵化在夏、商,为幽、冀之地 。
周初,为燕地 。
春秋,属无终国,战国燕灭无终,属燕之古北平郡 。
秦,为右北平郡、渔阳郡地 。
汉,为徐无县、俊靡县,属右北平郡 。
三国魏,除徐无、俊靡二县外,兼有土垠县地 。
晋初,仍为徐无、俊靡二县,属北平郡,后俊靡并入徐无县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北平郡,徐无县改属渔阳郡;北周,徐无并入无终县属渔阳郡 。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无终并入渔阳县 。
唐武德二年(619年),分渔阳复置无终县,贞观初又废,乾封初复置,属幽州 。武后万岁通天二年(697年),为玉田县地,属营州 。开元十八年(730年),属蓟州 。天宝元年至四年(742—745),在玉田县东北90里设平州买马监(养马机构),后以民聚从玉田县划出为遵化县 。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划为冀东区行署直属县 。
新中国成立后,遵化属河北省唐山专署 。
1983年,撤唐山地区,遵化划为唐山市管县 。
1992年,设立遵化市(县级市),唐山市代管 。
唐山各区县名字由来,原来唐山这么有故事2_原题为:唐山各区县名字由来,原来唐山这么有故事
唐山,一颗沿渤海的璀璨明珠,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等 。如此多的“第一”造就了唐山工业文化在全国的地位 。但工业化是近代的事,唐山的历史却是源远流长 。你知道唐山以及各个区县的名字由来吗?
唐山
现在唐山人民耳熟能详的大城山就是过去的唐山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朝鲜半岛,回途中经由唐山境,其爱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爱妃,山赐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 。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 。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
此外唐山境内还有11个最具历史性的地名
古冶区
由“古代千金冶铁之地”演化而来 。传说很久之前,山东一古姓老汉携妻儿躲避连年旱灾,落脚此地 。古老汉身怀打铁技艺又乐善好施,因而在村民中获得了很高的威望,称其为“古爷” 。古爷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将他居住而后形成的村子成为古冶 。
开平区
明朝永乐元年(1403),也就是朱棣登基那一年,设开平中屯卫,第二年建开平镇,开平由此得名,迄今600多年历史了 。
丰润区
丰润古称土垠、?阳,古属永平府,因“丰泽润美”而得名 。相传此地“负山带水,涌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定”,又有“县产盐场,故名丰润”之说(见《丰润县志》) 。
丰南区
原为丰润县辖区,1945年析丰润县南部地区置县,因位于丰润县之南,故名丰南 。
遵化市
“遵化”之名历史悠久 。据旧志记载:遵化在夏、商为幽、冀之地,周初为燕地,春秋属无终国,战国燕灭无终,属燕之古北平郡 。秦为右北平、渔阳二郡地 。
迁安市
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安喜县为迁安县(因居民多由定州安喜迁至得名),取自“迁自安喜”之意 。
滦州市
据《明一统志》卷5永平府《建置沿革》:滦州“因滦河而名” 。
乐亭县
《水经·濡水注》:“濡水又?故城南,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也 。东?乐安亭北,东南入海 。”乐亭县因古乐安亭为名 。
迁西县
以在迁安县之西而得名 。
玉田县
春秋时称“无终国”,秦汉时属右北平郡,唐武则天年间(公元696年),依志怪小说《搜神记》中“阳伯雍麻山种石得玉”的传说更名为“玉田县”,沿用至今已1300多年 。
曹妃甸
《滦县志(卷二地理河流)》记载:“曹妃甸在海中,距北岸四十里,上有曹妃殿,故名 。”
地名也许只是一个称号,但是它从骨子里折射出了历史及人文特征,不管是唐山市的名称还是唐山各区县的名称,在外的唐山柚子一听到这些名字,一定会思绪万千,因为这里是人生的起点 。
恬淡!遵化极具传奇色彩的“名人故地”!理想中的桃花源!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
你理想中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