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由来 三棵树的传说

三棵树由来1

三棵树由来 三棵树的传说

文章插图
“三棵树”名称始于清末,当时区域内多是沼泽地,马家沟河从西南向东北、阿什河从东南向西北流入松花江 。江南岸形成一个黄沙土岗,生长着枝繁叶茂的三棵榆树,1744年汉人陆氏一家到此处落脚,随后又有人家来这里开荒,逐渐形成屯落,得名三棵树屯 。
三棵树大街街道是哈尔滨市道外区下辖街道,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城区东北部,为老城区 。面积2.8平方千米,下辖6个社区 。办事处驻新江桥街35号 。
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此地修建火车站,命名三棵树火车站(现哈东站) 。1934年实行保甲制 。1938年废除保甲制,设三棵树分区 。1947年1月为太平区政府三棵树街公所,同年7月改为三棵树街政府 。
1954年设三棵树街道办事处 。1958年撤销办事处,1979年恢复街道办事处 。2004年由原太平区划归道外区管辖 。
李榕樟‖三棵树①(散文)2【三棵树由来 三棵树的传说】来源:*
栏目:文棚
一、故乡之思
鄙人的全名是三棵树,故而微信名即“三棵树”,大作家童孟侯1972年就在《人民文学》发表长篇小说,著作等身 。最近,他在《上海采风》杂志上说起过拙名“三棵树” 。他说,三棵树不是黑龙江的一个地名儿吗?难道他是东北人?后来仔细这么一瞅,他的名字李字有个木,榕字有个木,樟字也有木,那不就是“三棵树”吗?他爸爸当没当过林业工人我不知道 。
确实,我不是东北人,黑龙江还从来没有去过,我爸爸更不是东北人,也没有当过工人 。我的这个名字的来历与故乡温州有关,也跟军队有关 。
因为年代久远,我对故乡温州的所知所感一鳞半爪,仅记得家在温岭部队大院砖木结构的家属宿舍楼上,有长走廊,隔壁院子有口井,我曾跟着家人到那里打水去过几次 。
于是我时常向长辈请教,并“恶补”有关知识 。母亲告诉我,我出生的工人保健院原系教会医院,规模不小,解放后强调为工人服务,才改名为工人保健院,其实受益者不仅仅是工人 。我的名字是纪念出生地温州江心屿上有樟抱榕而生 。樟树高寿1300多岁,榕树也历经800多年风雨,成为奇观,并留有“爱情树”等动人传说,瓯剧《高机与吴三春》对此的精彩演绎让当地人百看不厌 。如今温州人在商场上异军突起,从江南到塞北,从美利坚到法兰西,不论海内还是海外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归纳为“六千”,即: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以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需求 。2005年5月,温州城市精神被概括为“敢为人先,民本和谐”……这些,在我看来,都契合榕树特别善于开拓生长的个性,也与我们客家人四海为家的秉性相仿 。温州人历来喜种榕树,市区百年以上的古树113株,其中榕树就占了一半多,1985年,榕树被评为温州市树,实在是当之无愧 。榕树和樟树,一个胸怀宏大,气根绵延,如美髯公;一个伟岸高大,芬芳扑鼻,是蛀虫的克星 。两者都是老寿星,堪称神树巨木,让人仰望 。父亲曾告诉我,母亲生我时,他在浙江东南的青田驻扎,那里多雨水,榕树樟树也生长茂密 ,他触景生情,希望我发扬榕树精神努力成长进步,并记住出生地,也祝愿国家和军队发展壮大,所以为我以“榕樟”二字命名 。
拔树寻根,说温州是第一故乡又有点勉强 。因为父亲抗战前期参军,出生入死20多载,后来我兄长不到16岁又穿上了橄榄绿,从军许多年,所以我家门上几乎一直贴有“光荣人家”的条幅 。我出生那年,正逢三年自然灾害,供应十分困难 。而在我之前有一兄二姐,多亏父亲从军20多年,曾先后在金华军分区、温州军分区86团、20军高炮团当军官,母亲也曾是军人,父母结婚是部队批准,双双穿着军装拍的合影;我出生时家里因为政府的优军优属政策享受优惠供应,可购到奶粉、鱼肉等,才使我得以健康成长 。
青少年时期,兄弟姐妹都经常穿军装 。军装有黄色军装、绿色军装,也有因为褪色而染成深咖啡色的军装 。及至风华正茂,即将毕业分配,可能上山下乡的时候,我还曾拿着爸爸亲笔写的字条,和同学阿丁一起,去到爸爸老战友张伯伯家求助,联系要求参军 。
现在,每每打开家庭相册,就会看到父母和我们自己的各种军装照,饮水思源,我一直牢记自己是军人之子,每逢建军节来临,总要带领全家庆祝一番,外人一直不知,原来我有这个特别充分的理由在支撑 。2017年建军九十大庆,我带领全家,去了温州江心屿一次 。想起北魏名碑《张黑女志》有联句曰:“叶映霄衢,根通海翰”,即叶子长到了天街上,树根伸入海底里,寓意根深叶茂,我和家人在那里祝愿人民军队如大树参天得以发展,为国家保和平,让百姓享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