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家在哪里图片 蜗牛的家在哪里

蜗牛的家在哪里1

蜗牛的家在哪里图片 蜗牛的家在哪里

文章插图
蜗牛主要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以及丘陵等一些比较阴暗潮湿的地区,通常喜欢在阴暗潮湿、腐质的树叶堆环境中生活,并且白天蜗牛是不会出来的,因蜗牛怕阳光直接照射,蜗牛具有强大的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都有很强的忍耐性 。
蜗牛生活在哪里
1、蜗牛基本上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丘陵等地阴暗潮湿的地方 。
2、蜗牛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并且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照射,对环境反应比较的敏感,适合的温度为16-30℃,超过或者低于这个温度,蜗牛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
3、蜗牛有很强大的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性,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蜗牛在爬行时,还会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这是它体内分泌出的一种液体 。
北京酒吧开放麦:深夜不回家的我,来到酒吧台上拿着麦口嗨2北京一个酒吧,人们自发聚集在那里说开放麦 。舞台很野生,演员也不专业 。大部分段子一点意思也没有,不重要 。人们只是选择一个地方纵情一呼 。那些平时说不出口的事情,被舞台灯光一照,看上去也不那么坏,生活本来就是他妈的这样子 。
那个舞台
一束灯光锋利,瞄准黑暗舞台 。气氛很符合人们对地下的想象,够逼仄也够凌厉 。天花板上线路弯绕,离人的脑袋好像只有一米,灯光在上面掠出雪亮,那感受像刀尖悬在头顶 。三面灰色墙壁紧紧攥住一个小舞台,和观众席无缝衔接,座椅是荡开的波纹,不允许任何缝隙,每个椅子都坐着人,形成一种逼视 。这一切对台上那个可怜的家伙太恐怖了,他还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说话 。他的眼神飘来飘去,他的汗都流出来了,观众的表情怎么那么清楚?好像都在笑啊,也好像没有人笑,这两种情况都让他超级紧张 。
这个酒吧叫蜗牛的家,在东城区大兴胡同,不起眼,对一些人来说它是个隐秘的小江湖 。晚上7点半,人们轮流跳到舞台上说开放麦 。这个东西怎么定义呢,大概是脱口秀最原始的那个阶段 。但在这里,目标没太多意义,他们只是想在舞台上这么说话(或者说喊叫),吐槽自己和生活,诗意一点,调侃这个无聊的世界 。事情的开端可能就是哪个勇敢家伙先跳上去喊了一嗓子 。看看那些人,一个比一个尴尬,穿的随意,说的更随意 。而且说实话,那些段子大部分都很没意思 。
回到第一个家伙,他终于敢抬起头了 。看上去是个标准社畜,老男孩(这个称呼适用于一切看不穿年龄的人),他白T恤,戴着黑框眼镜 。憋出来的第一个梗和猜测的身份差不多 。“我也是做程序员的,我这人欲望没那么大,很多人都想一炮而红,我不敢奢望红,我就希望能先有一炮 。”传来零散笑声,好像也有嘲笑 。这算不错 。另一个女孩,低着头讲了两分钟,内容是吐槽正在谈的恋爱 。场子冰凉,台下有人摇头,最尴尬是灯光出了岔子,太亮了,剧烈到她的单薄身影就像在燃烧 。女孩突然蹲了下来,不知道是不是想哭,这一刻台下爆发真正的大笑 。
没人笑是一回事 。但公平地说,这里尺度够大 。尺度是个重要指标,真正的脱口秀和它比起来实在太乖了 。首先,性这个话题,电视屏幕和这个舞台是0和1的差别,这里男的女的都可以讲荤段子,有的模糊一点,上山打野炮——不能说的太详细 。直白的更多:“这个舞台很高,到我的大腿,上一次到这个位置的,还是我老公的头 。”哪怕再羞涩的新人,这一步也可以迅速跨越,这么多看上去严肃或温文的人都在说荤段子,你怕什么呢?还有骂人,骂老板的最多,好像每个人的老板都特傻逼 。果然,再一个人跳上去,说了一个想让老板去死的段子 。这种话是最容易激发响应的,在这个舞台,老板可能有一百万种愉快的死法 。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最多五分钟,你说不出话就得灰溜溜下来,约定俗成的规矩,每次两个小时,之后人们散场,各自回家,很少有人凑上去和演员合影加微信,短暂的喧嚣像水被抽干一样消失的干脆 。这种草率会让人感到淡淡恍惚,貌似一分钟前,那么多人在舞台纵情一呼 。他们来到这里绝对不是为了相遇 。
那些呼喊的人
那个程序员叫赵百万 。为了过来,他提前从工位上跑掉了 。他在西二旗这个大厂聚集地工作 。七点这个时间,人人都在电脑前或真或假干活儿(当然) 。赵百万一言不发,轻手轻脚飘出单位大门 。他是个普普通通的程序员 。公司还行,职位还行,收入也还行,没有一样能算得上好,当然,也不差,反正日子就这么过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