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伞兵男 什么是伞兵

什么是伞兵1

什么是伞兵男 什么是伞兵

文章插图
伞兵是以伞降、机降(包括滑翔机)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或部队 。习称伞兵 。一般隶属于陆军 。基本任务是:对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战略要地实施突然袭击;夺取并扼守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重要目标或地域;在敌后进行特种作战 。
申小龙:“伞兵”谐音梗,是社会方言,还是通用语?2申小龙:“伞兵”谐音梗,是社会方言,还是通用语?——从文化通约性谈开去新闻学院16级小周同学来信:
我的问题由头很简单 。《汉语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您提到汉语汉字具有“文化通约性”,这不仅体现在汉语句子的展开上,也体现在汉字的结构特征上 。
在很大程度上,“文化通约性”是要建立在“文化认同感”上的,而“文化认同感”的形成要经过时间的磨合与历史的积淀 。如白居易作《船夜援琴》,我们就算未品其文,心中会不由自主地觉得,白居易弹奏的“理所当然”是优雅之曲,而非呕哑嘲哳之音——“船”予之以景,“夜”渲之以情,“援”晓之以形——这都是身为中国人所有的文化认同感 。其无碍于情解、无碍于理解者,就在“理所应当”这几个字上 。
而在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一些网络语言渐渐流行于我们的生活,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舶来品 。近几年,日本的颜文字以及其他的字符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聊天以及书写中,如O(∩_∩)O~~、/(ㄒoㄒ)/~~等 。我们将这些符号称为“颜文字” 。
从文字的定义来看,许慎《说文解字·叙》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後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颜文字以其形象地表达我们面部表情而流行于网络,我觉得它似乎具备了象形的特点 。但是这些字符并不能独立构成句子,且表达的范围和含义十分有限,因此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些流行于网络的“颜文字”是否算得上一种文字?
网络流行语似乎并无国界、文化之分 。它们简明、形象的特点使我们就算没有文化认同感也能准确地明白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 。比如“orz”就表示“跪”,“囧”表示窘迫和尴尬,“233”表示“笑到放屁”(有点不文雅哈哈哈) 。
汉字具有“文化通约性”,这样看来网络语言似乎也有“文化通约性”,甚至能比汉字更易让人理解 。
但是网络文字缺乏历史文化的积淀,只是酒余饭后的“快餐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表达趋于无脑化和低端化 。那么我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些网络语言的诞生是语言的进步呢,还是退步?
小周同学的思考,围绕着“文化通约性” 。但他对“文化通约性”的理解是望文生义了 。
所谓“文化通约性”,指的是能够在一种文化内部“通约”于各种文化现象的东西 。
那么,哪些东西能够在中国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中“通约”,即成为“公约数”的呢?
只有思维方式 。
中国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都是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整体思维 。
与之相关的,还有具象思维、主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等 。这些思维方式,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季羡林先生分析中西文化时提出一个重要观点:
“东西两大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异者更为突出 。据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在思维方式 。东方综合,西方分析 。”
季羡林认为,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越分越细 。优点是比较深入地观察了事物的本质,缺点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成一气,使之变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
综合和分析,作为中西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是怎样在中西文化各自的表现形式上,进行“文化通约”的呢?季羡林说:
“我想先从医药中举一个例子 。人们都知道,西医和中医是完全不同的 。两者的历史背景完全不同,发展过程也完全不同,因此,诊断、处方、药材等等都不一 。最明显的差别是大家所熟知的:西医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往往是头痛医脚,比如针灸的穴位就是如此 。提高到思维方式来看,中医比西医更注重普遍联系,注重整体观念 。
“再拿语言文字来作一个例子 。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特别是那一些最古老的如吠陀语和梵文等等,形态变化异常复杂 。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只看单独一个词儿,你就不敢判定它的含义 。必须把它放在一个词组或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 。使用了这种语言的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在潜意识里就习惯于普遍联系,习惯于整体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