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伞兵男 什么是伞兵( 二 )


“再如绘画,中西也是不相同的 。许多学者,比如申小龙先生等,认为西画是‘焦点透视’,中国画是‘散点透视’ 。你看一幅中国山水画,可以步步走,面面观,‘景内走动’,没有一个固定的焦点 。申小龙还引用了李约瑟和普利高津的意见,认为汉民族有有机整体思维方式 。”(季羡林《神州文化集成序》,新华出版社1991)
这就是思维方式在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中的“通约性” 。
作为思维方式的“文化通约性”,不可能在中西文化中获得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
前者是文化的,它在一种民族文化中,是一个同质性概念,这就是所谓“通约性”;但对异文化来说,它是一个异质性概念,具有“不可通约性”;
而后者,即小周同学说的中西文化共同的“认同感”,是普遍的、非文化的概念 。
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当我们说到“文化”的时候,我们说的是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亦即人类文化的一种可能性 。
弄清了这一点,我们来讨论小周同学提出的几个问题:
1. 流行于网络的“颜文字”是否算得上一种文字?
颜文字是表情符号,不是文字 。说颜文字,只是一种比喻 。
当我们使用“文字”这个概念的时候,它是一个语言学概念 。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用结绳、契刻、图画等形式来传达信息,它们都不是文字 。只有当一种符号形式和口语中特定的词联系起来,获得了“语言性”,文字才产生了 。
“文字”这个词在世俗语义中,还有不少延伸的意义 。它表示“符号”,例如“颜文字”;它还表示语言,例如“一段文字”“作品的文字很干净” 。对于这些世俗语义,我们说说无妨,不要真的去想“颜文字是不是一种文字” 。
2. 网络流行语有无国界、文化之分?
互联网在理论上是“不分国界”的,互联网上通行较广的英语,也有“国际英语”之称 。但网络语言是一个民族语言概念,网络流行语的主体依然是民族语言 。
同学们在互联网上“环顾四周”,有几个流行语是无国界无文化的?能够举出的例子,不外乎一些外来语 。它们的身份是“借词”,流行语的主体依然中文 。
颜文字,或者说表情符号,不是语言,也不是文字,它们不在“网络流行语”的范畴中 。充其量,它们只是网络流行符号 。
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认同”,不是“文化认同”,而是符号认同 。这和用于交通指示的红绿灯通行全世界一样 。它们的“流行”,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
3. 网络语言的诞生是语言的进步,还是退步?
小周同学说:网络文字(这里的“文字”指的就是语言——引者)缺乏历史文化的积淀,只是酒余饭后的“快餐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的表达趋于无脑化和低端化,它们的诞生是语言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我想反问一下:网络语言为什么就缺少文化历史积淀?
是因为它产生时间不长吗?你的意思是只要是新词就不该用吗?其实任何新词的产生,都离不开传承的基础 。
是因为它是快餐吗?哪个新词不是快餐?
是因为它无脑吗?无脑的符号为什么有脑的大家都喜欢用?
是因为它低端吗?语言“高”和“低”标准在哪里?
评价语言高低的唯一的标准,是你现在用起来得心应手,能够满足你表达自我的需求 。
至于将来它是不是一直有生命力,那是整个社会和相应的语言系统在发展中的选择,谁都无法先知先觉 。
我多次说过,网络语言日新月异,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语词,无疑是生命力更强的语词 。但它们诞生的前提,是人人争做语言的弄潮儿,而不是人人争做语言的“老学究” 。
网上有人说,“有的语言是活的,尽管它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是被无数后代传颂;有的语言是死的,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 。”
比如活的语言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而死的语言是:篮痩、香菇 。
因此,“要想文章活得比人长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 。”
其实仔细想一想,那些优美的、传世的语言,开始的时候不也是“网络热词”吗?如果它们不热,会存活下去吗?
而那些“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的“词”,它还没有“约定俗成”,连语言的资格都没有,何来“腐烂”之说?
语言的生命力不在是否“文雅”或“粗俗”,而在是否具有表达功效 。无表达功效的语言,不合“时宜”“地宜”的语言,自然会在人类的交流中被抑制和淘汰 。文言文如此文雅,不是照样在新文化运动中被白话文取代了吗?——因为新的思想需要新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