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非必要不核酸”一边大排长队,核酸暴利如何终结?

一边“非必要不核酸”一边大排长队,核酸暴利如何终结?
目前新冠检测相关上市企业共有109家 它们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
从北京到成都,在冬日寒风中,不少城市的核酸检测的队伍越排越长 。不少市民发现,原本密集分布的核酸检测点,在大面积地快速关停 。
去哪里做核酸,成了一个折磨人的难题,一边“非必要不核酸”一边大排长队 。
近日,各地密集发布新政策,降低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一边“非必要不核酸”一边大排长队 。12月1日,重庆宣布,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随意扩大核酸检测的范围 。3日,重庆相关负责人甚至提醒市民,“若非必要情况,建议市民不要做核酸” 。
此前,成都、北京、深圳等地也相继发布最新防控要求 。12月1日,成都市卫健委表示,除了进入医疗机构外,市民主动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即可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及乘坐公交、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 。这也意味着,成都市民进入医疗机构外的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北京市的最新政策是,北京市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在核验健康信息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新措施从12月5日(星期一)开始执行,被视为“逐步放开”的信号 。从12月3日起,深圳市民进入药店、公园、植物园、室外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将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但仍需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绿码 。
但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等多数城市还没完全舍弃核酸筛查 。12月2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738例 。北京疫情仍处于较快发展时期,进返京人员需严格执行落地“三天三检”要求,市民进入公共场所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的时间由72小时调整为48小时,核酸检测频次从“三天一检”变为“两天一检” 。不过,北京宣布,自11月30日起,对全市长期居家老人、居家办公和学习人员、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无外出需求,可不参加社区核酸筛查 。一边“非必要不核酸”一边大排长队 。
上海此前也公布了“进一步加强商业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自11月29日零时起,进入上海餐饮服务(含酒吧)、购物中心(含百货店)、超市卖场、菜市场、美容美发、洗(足)浴等商业场所的消费者,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一边“非必要不核酸”一边大排长队,核酸暴利如何终结?

文章插图
一位体外诊断(IVD)领域资深从业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抗原没有现货,(核酸产业上游)供应企业这两周都在加班生产抗原,核酸生产暂时闲置 。”他表示,业内预判大规模核酸检测或将结束,但也没有百分百把握 。
核酸检测如何从“暴利”到“薄利”
2020年初,核酸检测刚被提出时,第三方检测的定价曾高达200元/人份 。
“实验室设备和建设的成本最高,且当时原料还没完全国产替代,采购价高,加上人力、耗材等成本,新建一间常规检测实验室要数百万元 。”体外诊断(IVD)企业品牌战略顾问张洪华介绍,当时武汉地区华大基因万人检测通量实验室的建设成本超过千万元 。不过,最初单人单检定价这么高,主要还是因为“供不应求” 。
当时全国可进行核酸诊断的P2及以上实验室资源有限 。中国内地只有一个P4实验室,68个P3实验室,《中国医学装备》2014年刊发的《全国22省(市)负压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现况的调查分析》显示,全国共有P2实验室358套 。
2020年4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通知,涉及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内容,由以往的“鼓励”转变为“应当”,并首次提出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可将检测业务委托给医学检验实验室开展 。原本作为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外包”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从幕后走到台前 。
为降低核酸检测成本,2020年4月,湖北率先启动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集采,最低中标价16.78元,最高24.99元,检测服务最高限价为180元/人次 。东兴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6日,武汉地区的核酸检测中,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完成检测量是公立医院的4倍 。
东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胡博新2020年5月撰文指出,集采实际上重塑了新冠检测产业链的利益格局 。湖北地区针对检测试剂盒进行集采降价后,上游、中游企业利润下滑,相比来看,检测服务最高限价给下游检验服务留有充足的价格空间 。降价后,第三方检测机构核酸检测的利润仍可达到约155元/人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