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中的曹刿是否就是曹沬?曹刿生平事迹简介( 二 )


《史记·刺客列传》载:“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 。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之后,叙曹刿在“柯地之盟”劫持齐桓公 。《左传庄公十三年》【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夏六月,齐人灭遂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 。【传】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 。遂人不至 。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 。
根据行文逻辑,“三败北”当在“柯地之盟”(庄公十三年)前 。“春秋三传”中所有鲁隐公元年至庄公十三年齐鲁两国的战事资料,共有五次,分别发生在鲁桓公十年冬、桓公十三年春、桓公十七年夏、庄公九年秋、庄公十年春;又通过《史记》发现庄公十三年还有一次(“柯地之盟”前发生) 。其中鲁国战败的有四次:鲁桓公十年、桓公十七年、庄公九年、庄公十三年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前鲁国至少两次“败北”(并割地与齐),也就是说,假如曹刿即曹沬是同一人,那么,在“长勺之战”前,曹沬就已经是“将”(此推断逻辑不妥,“三败北”未必是指三次重大失败的战役,也可以指庄公十三年夏秋一次战役中三次小的败北 [9] ,庄公十年“长勺之战”时,齐国还没经历管仲的强军改革,庄公十三年夏秋,鲁国已经被迫允许齐国灭遂邑而戍之 。则依然没有证据证明在“长勺之战”前,曹沬就已经是“将” 。庄公十三年秋七月,孔子在《春秋》中只记录了月份而不记录任何内容,按《春秋》的惯例,这就是鲁国战败的部分,夏六月齐国灭遂,秋七月鲁国救遂攻遂而三败于齐国,不得不《史记》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由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并无专门之“将”,而是由各诸侯国的“卿”在战时临时“将”兵,而“卿”为“肉食者” 。这显然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的事实抵牾 。
《管子匡君大匡》 [10] (齐桓公)四年,修兵 。。。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 。” 。。。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 。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 。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 。”桓公曰:“诺 。”乃令从者毋以兵 。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 。”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 。”桓公不听,果与之遇,(柯地之盟)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 。”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 。”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 。”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 。”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 。
《管子》虽然是战国才完稿,但是却是齐国稷下学宫之书,不可能搞错,既然也把曹沫事迹记录为曹刿,则曹刿曹沬应为同一人,当无异议 。
再者,两人的性格反差太大,一为足智多谋、沉稳持重、重礼知义的政治家、军事家(“曹刿论战”、“谏庄公如齐观社”),一为好勇尚力、大胆莽撞的猛将、刺客,性格上的巨大反差很难让人接受二人合而为一的说法 。根据《左传》对曹刿在军事“论战”和政治上劝谏庄公“如齐观社”这两件事情上看,曹刿显然不是靠《史记》中说的“以勇力”取信于鲁庄公,他靠的是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