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作者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卡夫卡艺术特色解析

卡夫卡是捷克人 , 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 , 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 , 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 。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 , 当时 , 经济萧条 , 社会腐败 , 人民穷困 , 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于是 , 对社会的陌生感 , 孤独感与恐惧感 , 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
卡夫卡虽然没有将不确定性当做自己的创作原则 , 但他作品所表现的不确定性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 。卡夫卡的作品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 。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 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 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 , 情节支离破碎 , 思路不连贯 , 跳跃性很大 , 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 , 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卡夫卡的作品难读 , 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 。
【《变形记》作者卡夫卡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卡夫卡艺术特色解析】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 , 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 , 不安 , 孤独 , 迷惘 , 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 , 也无力反抗 , 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 。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 , 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 , 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
艺术特色
卡夫卡小说的谜语特征体现在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上 。他的小说往往没有起始 , 没有结尾 , 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 没有明确的方向 。
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 , 如长篇《城堡》、《审判》、《美国》和中短篇《变形记》、《地洞》、《判决》、《在流放地》、《桶骑士》、《万里长城建造时》等等 。这些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感 。但它并非通过传统的写实或典型化的手法获得的 , 而是突破了表象的或细节的真实 , 采用鲜明的象征、淡化的情节和寓言性质的人物 , 通过象征、暗示、夸张等手法予以表现 。
卡夫卡笔下的白描艺术特征是运用冷漠、客观、简洁并暗含着讽刺意味的语言表现作者的焦灼而忧虑的心灵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者外冷内热的性格不无关系 。有两个卡夫卡 , 一个是写小说的寓言的卡夫卡 , 另一个是写格言、日记的卡夫卡 。前者把灰暗的现实和梦魔般的主观意识 , 孤独、恐惧、悲苦的情绪表现在创作中;后者将锐利的斧头击碎心中的冰海 , 向人们倾诉他的心声和希望 , 言辞间闪烁着理想的火花 。这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构成了卡夫卡这个复杂的统一体 。因而 , 在叙事艺术上也是矛盾统一的 。他一方面用冷峻的语言作“利斧”劈开蒙蔽人们眼睛的生活假象 , 另一方面在这冷峻的语言下又跳跃着一颗灼热的心 , 于是形成了这外冷内热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
卡夫卡是个自传色彩很强的作家 , 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写他自己 , 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名字与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 更为重要的是 , 他们都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 , 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来塑造他笔下的主人公的 , 因而他赋予了他的人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格属性 。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他的小说是他生存体验的总结和内心世界的外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