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法国的著名传教士白晋简介白晋对康熙的评价

白晋(Joachim Bouvet),又作白进,字明远 。年轻时即人耶稣会学校就读,接受了包括神学、语言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全面教育,尤其对数学和物理学兴趣浓厚 。于清康熙二十六年来到中国,是一位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 。代表作品:《古今敬天鉴》、《康熙帝传》、《中国现状》 。
著名传教士白晋的大事记
1656年7月18日耶和华传教士白晋生于法国勒芒市
1678年10月9日白晋加入耶稣会
【清朝时法国的著名传教士白晋简介白晋对康熙的评价】1687年7月23日耶稣会士白晋成为法王选派第一批六名来华耶稣会士之一
1687年7月23日,白晋成为法王路易十四选派第一批六名来华耶稣会士之一 。在出发前,他们被授法国科学院院士,并负有测量所经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传播科学之任务 。
1693年7月4日白晋、张诚两人进献的奎宁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
1693年7月4日,白晋、张诚两人进献的奎宁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疟疾,为了酬谢他们的功劳,康熙帝命在皇城西安门内赐地建房,作为传教士的住宅 。同时,康熙皇帝为招徕更多的法国耶稣会士,任命白晋为特使出使法国,携带赠送法国国王的珍贵书籍四十九册,回国招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
1730年6月28日法国传教士白晋卒于北京
1730年6月28日,法国传教士白晋卒于北京,享年74岁 。之后遗体也安葬在正福寺墓地 。他一生的事迹充分证明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传教精神以及耶稣会士们普遍具有的政治才能 。就他个人性格而言,他是一个温厚诚实、忠顺可靠的人,就算有时对别人不满,也决不诽谤别人;他与人为善,因此总能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从而总是能够很好地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
白晋评价康熙:
他天赋极高、博文强记、智力过人、明察秋毫 。他有处理复杂纷繁事务的刚劲毅力,他有制定、指挥、实现宏伟规划的坚强意志 。他的嗜好和兴趣高雅不俗,都很适于帝王的身份 。他为人公正,伸张正义,倡导德行,爱护臣民 。他具有服从真理的性格以及绝对抑制情欲的克己之心 。诸如此类高贵品德,不胜枚举 。此外,在日理万机的君王中,能如此爱好艺术并勤奋学习各门科学的也不能不令人惊讶 。
康熙皇帝在政治上公正无私,按国法行事;在用人上任人唯贤,并把这些视为施政中严守的信条 。因此,从未发生过因徇私情或出于个人利益而反对康熙皇帝的事件 。康熙皇帝重视并严格选拔优秀官吏,监督他们的行动,这表明皇上平素对于臣民的仁爱之心 。此外,当某省发生严重灾荒时,从他内心中表现出来的异常忧虑之情,充份说明他作为一国之主和国父的强烈责任感 。
康熙皇帝为了了解国民的生活和官吏们的施政状况,时常巡幸各省 。视察时,皇上允许卑贱的工匠和农夫接近自己,并以非常亲切慈祥的态度对待他们 。皇上温和的问询,使对方甚为感动 。康熙皇帝经常向百姓提出各种问题,而且一定要问到他们对当地政府官吏是否满意这类问题 。如果百姓倾诉对某个官员不满,他就会失去官职,但是某个官员受到百姓的赞扬,却不一定仅仅因此而得到提升 。
然而康熙皇帝却过著朴素的生活,就其衣著来说,令人丝毫没有奢侈浪费的感觉,这并非由于他爱财和吝啬 。他虽然自己力求节俭,但对用于国家的经费却特别慷慨 。只要是有利于国家、造福于人民的事业,即使支出数百万两的钜款,他也从不吝惜 。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为了修缮官署,以及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商业发展,而治理河流、运河,建设桥梁、修造船只及其他类似的事业,他经常拨出钜款 。由此不难看出,康熙皇帝的朴素生活,完全是由于他懂得节约的意义,也是由于他希望做一个为臣民所爱戴的君主和国父,所以努力为国家的实际需要积累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