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与郭嵩焘:挚交好友如何变成老死不相往来

同是湘阴人的左宗棠和郭嵩焘,不仅曾经是密友,还是姻亲(左的侄子是郭的女婿) 。而且,郭于左有救命之恩 。他们同为清朝重臣 。左宗棠是著名湘军将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郭嵩焘也是湘军创建者之一,曾经行走于咸丰帝的上书房,还是我国首位驻外使节 。
从当时官场的潜规则看,同乡、同榜、同姓以及姻戚、好友是最好的人际关系,只有相互提携的,很少相互排斥的 。但是,左、郭这对曾经的密友,为何到晚年关系破裂,他们之间都有些什么恩恩怨怨呢?
相约筑屋 帝前力荐
1833年至1835年,同在湘阴求学的左宗棠与郭嵩焘相识,并成为好友 。据《左宗棠年谱》记载:1850年,为了躲避战乱,“公(左宗棠)与同县郭嵩焘,周历湘阴、东山,为避地之约” 。郭与左考察的结果是,将白水洞定为隐居点 。1852年中秋节前后,两人依约举家迁移至白水“诛茅筑屋”以为邻 。当长沙为太平军围困之时,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礼请左宗棠出山,左初辞不就 。湘军重要将领江中源、胡林翼都来劝其出山,郭嵩焘也来力劝,后左出山 。郭嵩焘在其自述中记载:“文正、文襄一时元勋,发端亦由彼人 。”说明左宗棠由乡野到建功立业的转变中,郭嵩焘起了重要作用 。
1859年1月5日,咸丰帝召见在上书房行走的郭嵩焘,其中询问起左宗棠的情况 。郭乘机积极推荐左:“左宗棠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 。人品尤极端正 。”“他(指左)只因性刚不能随同,故不敢出 。数年来却日日在省办事 。现在湖南四路征剿,贵州、广西筹兵筹饷,多系左宗棠之力 。”当咸丰帝表示要左为朝庭效力时,郭又不失时机地进言:“左宗棠为人是豪杰,每言及天下事,感激奋发 。皇上天恩如能用他,他亦万无不出山之理 。”郭嵩焘推荐左宗棠可谓不遗余力 。此次觐见,郭嵩焘不仅力推了左,过后不久,郭自己亦入值南书房 。
“樊燮京控案”鼎力相救
1858年冬,永州镇总兵樊燮见左宗棠时没有请安,惹得傲慢惯了的左宗棠怒气大发:“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汝何不然?”不料樊燮也是个倔性子,顶撞道:“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武官虽轻,我也朝廷二三品官也 。”
左宗棠勃然大怒,起身上前就踢了樊一下,嘴里还大骂:“王八蛋,滚出去!”不久,左宗棠就怂恿骆秉章弹劾樊燮,使他被革职回了老家 。
樊燮与湖广总督官文关系极为密切 。在官文的支持下,他一个状子把左宗棠告到了朝廷,说左宗棠是“劣幕”,一官两印,嚣张跋扈 。一个师爷敢打二品大员耳光,这还了得?朝廷发下谕旨,命人逮捕左氏,“果有不法情事,可即就地正法 。”一时之间,不可一世的左师爷头颅岌岌可危 。左宗棠只得避难曾国藩大营 。此时,郭嵩焘急坏了 。他马上写信给湖南骆秉章,请他保住左宗棠 。郭还同时向肃顺求助 。除了郭嵩焘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共同出手 。特别是两湖官员,积极展开营救 。潘祖荫上皇帝奏折中“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引起了咸丰皇帝的重视,加上之前郭嵩焘面圣时力荐左宗棠给咸丰留下的深刻印象,当有人建议杀掉这个狂悖之徒时,正在用人之际的咸丰却破例召见了左宗棠 。左宗棠仪表堂堂、谈吐不凡,在庙堂之上纵论天下事,咸丰帝非常欣赏这个才华横溢的实干家,很快委以重任 。命左氏以四品京堂候补,作为曾国藩的助手,襄办湖南军务 。左宗棠对朝廷与朋友们很感激 。
后来,左见到潘荫祖后,下跪致谢 。潘荫祖大惊 。左说,我不是跪你,我是跪您奏折中的“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话 。潘告诉左,奏折是受郭嵩焘之托,且奏折是和郭嵩焘一起研究撰写的 。你要感谢,应该谢郭嵩焘 。左感慨地说:“郭筠仙(郭嵩焘)与我交谊稍深,此谊非近人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