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谋划夺晋江山的郗超最后为何会将自己谋反的书信交给一心向晋的父亲?( 四 )


桓温三次北伐,建立奇功,主要的目的是为他篡位积累政治资本,并最终取代晋室做准备,不料枋头一战被慕容氏打的大败,名声大损 。而郗超劝桓温不要有那么多顾虑,应果断出手,这正中桓温下怀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皇帝位 。随后,桓温亲率百官至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是为晋简文帝,改元咸安 。
司马昱虽然做了皇帝,但是他这个皇帝是桓温将他推上去的,常常担心被废黜,郗超让简文帝放心 。据《晋书卷九 帝纪第九(简文帝)》:
“温既仗文武之任,屡建大功,加以废立,威震内外 。帝虽处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惧废黜 。先是,荧惑入太微,寻而海西(废帝司马奕)废 。及帝登阼荧惑又入太微,帝甚恶焉 。时中书郎郗超在直,帝乃引入,谓曰:‘命之修段,本所不计,故当无复前日事邪!’超曰:‘大司马臣温方内固社稷,外恢经略,非常之事,臣以百口保之 。”
也许正因为郗超的这个态度,加上谢安、王坦之等人的阳奉阴违,后来桓温始终未能篡位 。
这个时候,桓温的势力可谓达到顶峰,以至于大臣谢安竟视他为“皇帝”,十分“恭敬” 。据《晋书卷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六(桓温)》:
“是时温威势翕(xi)赫,侍中谢安见而遥拜,温惊曰:‘安石,卿何事乃尔!’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 。’”
就是说,当时桓温权势煊赫,侍中谢安远远看到桓温,侍立路边,拱手遥拜,桓温很惊讶说:安石,你这么做有什么事吗!谢安说:没有君揖手于臣子前面,而臣下叩拜于为君之后的 。
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当时桓温权势的煊赫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谢安太会做人 。郗超依附桓温,一时位高权重,就是谢安、王坦之这样的大臣都要看他的脸色 。据《晋书卷六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郗鉴)》:
“(郗超)迁中书侍郎 。谢安与王文度(王坦之)共诣超,日旰(gan 晚)未得前,文度便欲去,安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邪!’其权重当时如此 。”
就是说,郗超升任中书侍郎 。谢安与王坦之一同前往拜见郗超,已经很晚了还没有见到,王坦之想要回去了,谢安说:你就不能为自家的性命忍耐一会儿吗!当时郗超的权势就是如此之重 。
当年王坦之与郗超齐名,一并名重于当世,坊间有“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的说法 。所以王坦之欲拂袖而去不是没有道理的 。
桓温对晋王室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逼迫简文帝司马昱交出皇权 。到最后简文帝几乎放弃抵抗,欲将天下禅让给桓氏,如果不是王坦之,郗超帮助桓温篡位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成功了 。据《晋书卷七十五 列传第四十五(王坦之)》:
“简文帝临崩,诏大司马温依周公居摄故事 。坦之自持诏入,于帝前毁之 。帝曰:‘天下,傥(tang 偶然 意外)来之运,卿何所嫌!’坦之曰:‘天下,宣元(晋宣帝司马懿、晋元帝司马睿)之天下,陛下何得专之!’帝乃使坦之改诏焉 。”
就是说,简文帝临死,下诏让大司马桓温摄政 。王坦之在简文帝面前将诏书撕毁,简文帝说:司马家的天下本得来意外,卿又何必如此!王坦之说:天下是晋宣帝司马懿、晋元帝司马睿打下的天下,陛下无权这么做!于是简文帝让王坦之修改诏书 。
简文帝死后,谢安、王坦之、王彪之等人力保晋室,拥立太子司马曜为帝,史称孝武帝 。但是,他们势力远不如桓温,桓温在姑孰(今安徽当涂)拥有重兵,随时可能入京城发难 。这个时候,桓温虽然已经有病,但是仍然“讽朝廷加己九锡,累相催促” 。(《晋书卷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六(桓温)》) 。谢、王二人对付桓温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拖”,他们知道桓温身体不好 。没过多久,桓温真的死了 。据《晋书卷九十八 列传第六十八(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