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最怕的三个人 诸葛亮的儿子是谁( 四 )


(《三国志-舒舒-诸葛亮传》记载:《三国志》:每一个朝廷都有善政、善举 。虽然不是民众所提倡的,但所有的人都互相告诉对方,“葛侯所做的也是真的 。”被美声唱法所称赞 。
然而,在这虚名的同时,刘禅并没有给诸葛瞻任何实权,只是让他做自己,一个用来维持蜀汉帝国的“精神工具” 。这也导致了诸葛瞻在蜀汉政坛的尴尬地位,即使他真的有些才能,也没有他的位置 。相反,他背负着越来越多的成名压力 。作为一个“精神偶像”,他活在蜀汉人民的心中 。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蜀汉帝国再次面临灭亡的危机时,诸葛瞻作为整个国家的“精神图腾”是否会被寄予更大的希望?就像当年刘备病逝,蜀国失败,诸葛亮作为孤臣,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其实这一天真的来了,而且来的比预想的要快 。蜀汉六年(公元263年),魏西将军邓艾,奇袭(今甘肃文县),攻景谷路,凿山奇袭江油,绕过姜维江歌,直抵成都 。
由于诸葛亮此前“以攻代守”的战略方针,蜀军主力长期集中在北线,国内防守空薄弱 。所以面对邓艾的突然偷袭,我不知所措...不仅无法组织有效的纵深防御,还造成沿途民众恐慌,无法停止逃亡 。
(《三国志-舒舒蜀-诸葛亮传》记载:六年冬,魏正熙将军邓艾伐蜀,由景谷路从尹平入关)
可以说,此时的蜀汉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我们唯一能依靠的是首都成都的防卫力量 。如果不能依靠这支队伍迅速击败邓艾的突袭者,那么等待蜀汉帝国的结局只能是灭亡...
此时蜀汉上朝,没有可用的将领(能带兵打仗的都在姜维麾下) 。即使面对魏国士兵的步步紧逼,大多数人也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主张开城投降...此时,唯一能带领残余蜀军进行最后抵抗的人,似乎只剩下诸葛瞻了...
我们前面说过,诸葛瞻是整个蜀汉王朝的精神图腾 。顶着“宰相之子”的光环,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选择投降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披挂上阵,率领蜀国最后的军队 。在绵竹(在四川德阳绵竹)一带山区,与邓艾展开了最后的决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双方的兵力,史书上没有记载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邓艾不会带太多部队(最多几千),后勤保障也不多 。至于诸葛瞻率领的蜀军,包括驻扎在首都成都的部队,以及周边的一些机动部队(可能还有一些临时征召的士兵),人数上应该占一些优势(1万到2万),后勤基本无忧 。
不过,邓艾的兵力虽然不多,但都是他麾下精挑细选的精兵 。他们不仅战斗力过硬,而且战斗意志坚定,士气高昂 。相比之下,诸葛瞻的人马虽然多,但都是平时只负责守备的部队 。他们长期远离真实战场,疏于练习,士气比较低落...
不用说,双方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邓艾作为沙场老将,多次与蜀军主力交战,战场指挥经验极其丰富 。而之前完全是平民(或者说没有实权的平民)的诸葛瞻,根本没有出去打仗的经验...基本上这场战斗还没开始,胜负就注定了七分!
果不其然,不善打仗的诸葛瞻,在他的军队到达阜城县后,开始犹豫不决,流连忘返 。一同出征的黄冲、舒朗曾多次劝他迅速抢占险要地形,使他能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挥自己的山地战优势,避开对方擅长的平原战...
而诸葛瞻却一直优柔寡断,很快就失去了战术上的主动权 。结果,快速推进的邓艾抢得先机,迅速击溃蜀军先锋,逼得诸葛瞻步步后退,直到成都以北的绵竹 。
(《三国志·舒舒书·诸葛亮传》记载:詹度军止于涪城,先锋军破,归住绵竹 。”

熟悉四川地理的人都知道,绵竹现在属于德阳市,离成都只有100公里 。即使古代的道路和行政区划与现在不同,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也就是说,邓艾的军队已经快到成都城下了 。诸葛瞻的部队坚守绵竹,是成都北面唯一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