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鸿门宴:鸿门宴上究竟有哪些美食

这次史上最著名的“鸿门宴”,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 。这位最著名史学家的生花妙笔将这次宴会上的刀光剑影,唇枪舌剑,描写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但是,如此一次上下五千年间惊天动地的酒会盛宴,司马迁的春秋之笔,却很少着墨这次宴会上的美食,这让许多人抱憾不已 。其实,《史记》虽然对《鸿门宴》的珍馐美味着墨不多,但是,人们还是可以看到“鸿门宴”这次千古饭局上美食的传奇和楚汉相争那个时代的舌尖上的文化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鸿门宴”是当时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最高级别领导人举行的宴会,从饮食的内容来看,宴会上有酒有肉,具备了当时最好的食材特征 。酒是古人际交往间的调节剂,因而酒是“鸿门宴”中的饮食主角 。在这场充满刀光剑影的政治斗争的饭局上,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调节和缓冲作用 。刘邦向项伯示好时用的是奉卮酒为寿的方式;项羽听了项伯和刘邦的辩护之言后,也用“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的方式来增加宴会的气氛;当面对高大勇猛的樊哙时,项羽则以赐酒的作法来传达钦佩之情;宴会上刘邦想溜走避祸,张良亦是以“沛公不胜杯杓”为托辞,给刘邦找到了逃跑的借口 。总之,在鸿门宴上酒成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连接起各个事件,展现出两千多年前那一幕幕惊心动魄饭局上的生动而真实的场景 。
这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在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中描写道:在鸿门宴上,项羽准备杀掉刘邦,项伯知情后“乃夜驰之沛公军”,“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 。宴会上,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杀之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由此可见,这场被称为“鸿门宴”的宴会上,不仅有美酒,而且还有美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中所说的“卮酒”指的是器皿中盛的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杯酒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中说:“于是太子丹复引卮酒,跪进于(荆)轲 。轲一吸而尽,牵舞阳之臂,腾跃上车,催鞭疾驰,竟不反顾 。”这其中的“卮酒”指的就是杯酒 。而文中所说项羽赐给樊哙的“彘肩”在当时也是一种美食 。“彘肩”指的是猪肘子,就是作为食物的猪腿的最上边部分 。
在中国秦汉时期,人们习惯于席地而坐 。猪肉在镬中煮熟后,用匕将肉取出,放到一块砧板上,这块板叫俎 。把俎移到席上,用刀割着吃 。刀、俎不可缺一,所以用来比喻宰割者 。《鸿门宴》中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羽见樊哙高大勇猛,不仅“赐之卮酒”,而且还“赐之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当时,樊哙后进营帐,身份又低,自然与坐席无缘,只好以其盾为俎,以剑代刀,大杯喝酒,大块吃肉 。不难看出,“鸿门宴”其实是以烤肉为主的宴会,是军营野餐性质的一次领导人的政治饭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