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嬴为何要自毁长城逼死白起?只因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如果要问到战国时期战功最显赫名气最大的名将 , 此人非白起莫属:白起自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中一战成名以来 , 连战连胜 , 可以用六国闻之丧胆来形容 , 长平之战时赵括都说过如果秦军主将不是白起的话 , 他有把握战胜 。白起战功赫赫成为秦昭襄王嬴稷手中的利器 , 兵锋所指六国拜服 。
与此同时如果问到战国死得最冤枉的名将 , 白起也一定榜上有名:在赢得长平之战的重大胜利之后 , 白起和秦王嬴稷却在是否继续攻打赵国的问题上意见不合 , 最后秦王召白起重新出山被白起拖延之后 , 前257年在相国范睢的谗言之下秦王怒而赐剑令白起自杀 。秦王嬴稷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 , 在白起死后的前247年 , 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在信陵君的指挥下大败秦军并一直尾追秦军至函谷关 , 如果当时白起还在的话 , 秦国当不至于遭受如此大败!为何秦王明知白起在军事上对秦国的重要性还要自毁长城逼杀白起?其实这背后有比较深层次的塬因 , 对秦王赢稷来说 , 杀了白起他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 , 我们分析下塬因 。
第一 , 长久以来 , 郿县号称是「秦国第一县」 , 它是老秦人部族的集聚地 , 也是秦国最大的兵力来源地 , 秦国的百年世家孟西白叁族(孟西白指的是成就秦穆公春秋霸主的叁大名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世居于此 , 逐渐成为秦国的特权阶层 , 虽然商鞅变法后孟西白叁族遭受相当程度打击 , 但是到秦昭襄王时叁族特别是白氏重新渐渐掌控了部分军权 , 当时秦国军权大部分落入郿县孟西白叁族和以司马梗 , 司马靳为首的夏阳司马氏手中 。
秦王嬴稷虽然在位时间很长 , 但是前期40年左右大权都在秦宣太后和其弟也就是秦王嬴稷舅舅魏冉、芈戎等人之手 , 一直到公元前266年秦王嬴稷才在范睢的建议和支持之下罢了宣太后之权并把魏冉、芈戎等人驱逐出了秦境之后 , 秦王嬴稷才算真正夺回和掌握了王权 。但是也仅仅是王权而已 , 和王权同样重要的军权却不在自己手上 , 秦王迫切需要收回包括军权在内的全部权力 , 可是白起和司马梗等人却没认识到这一点 , 所以秦王嬴稷逼杀白起深层次的塬因其实就是为了收回对秦王来说至关重要的军权 , 果然白起自杀后 , 国尉司马梗被罢免 , 其后司马靳被杀 , 秦王收回军权的努力得到了成功 。
第二 , 秦宣太后以及魏冉、芈戎等人都是楚人 , 他们把持了秦国朝政大权41年之久 , 虽然秦王嬴稷收回了王权 , 但是朝中仍然支持或者说同情秦宣太后和魏冉、芈戎的不在少数 , 白起恰恰就是由魏冉重用和提拔上来的 , 为了彻底清除朝中楚人实力和彻底掌控朝政 , 借白起抗命杀之也在情理之中 。
第叁 , 白起杀心太重 , 长平之战坑杀40余万赵军 , 使得天下纷纷 , 六国无不对此激愤不已 , 秦国和秦王嬴稷遭受了空前压力 , 此时杀了当事人白起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压力 。
第四 , 白起在军中影响力实在太大 , 王陵和王龁之所以迟迟不能攻克赵国都城邯郸和此也有一定关係 , 杀了白起有利于秦王自己提拔和重用的大将王陵王龁等人取代白起更快的掌控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