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珍宝,华夏古战场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区,该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汉关东移至洛阳新安县,西距秦关150公里 。因其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
函谷关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重要关口 。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曾于此著述五千言《道德经》 。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位于豫陜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辖区面积16.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太初宫、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瞻紫楼、鸡鸣台、碑林、蜡像馆、博物馆、关楼、函关古道等20余处 。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道家学派开山巨著《道德经》的灵谷圣地,道家文化的发祥地;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河南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是千百年烽烟际会、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紫气东来、鸡鸣函关等历史故事与传说的起源地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以名人(老子)、名著(《道德经》)、名关(函谷关)留芳青史,名扬海内外 。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依《后汉书·郡国志》所载:“谷城”瀍水出,有函谷关 。谷城隶属河南尹辖治,遗址应在今洛阳市西北磁涧镇柴湾村附近,而东汉时的函谷关应在今新安东3.5公里处 。),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 。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古人王氏曰:自灵宝以西今河南灵宝县、潼关以东,皆曰桃林 。自崤山以西崤山,见河南名山三崤、潼津以南,通称函谷 。
古代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 。战国时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在此设置函谷关 。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公元前241年,楚、赵、韩、卫诸国合纵攻秦,至此败还 。现代此处有令尹望气台、孟尝君鸡鸣台,老子著《道德经》的太初宫等,太初宫已经成为国内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场所 。1992年,灵宝市政府按照原古关图形,投资重建了关楼 。这里已成为知名旅游景点 。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 。“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 。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 。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
战国时,战国七雄除秦以外的其余六国曾联合对抗秦国,但秦国在函谷关成功抵御住六国联军的攻势 。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写道:“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其中的“关”就是指函谷关,可见其战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