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唐朝为什么都要攻打高句丽?隋朝因此而亡

自明以降,中国史观对于周边国际政治的认识过于缺乏,导致了绝大多数国人对于古代中国的周边政治环境缺乏一个认识,由而产生了古代中国在东亚唯我独尊的错觉 。然而,在隋唐以前,国人还没有这种错觉 。
通过对高句丽古国与历代中原王朝之间的国际关系,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观念,更深入的认识到古代中国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所采取的战略措施 。
1.不同的小家伙
在汉朝时,中国东北部有一个叫做扶余的小部族内斗,一部分扶余人便迁移了出去 。这些迁移出去的扶余人单独建立了一个国家,名字叫做高句丽 。
建国以后的高句丽,回过头来便与扶余处于敌对状态,高句丽咄咄逼人,誓要从扶余人身上找回场子,但扶余人与汉朝的关系良好,每当高句丽与扶余发生摩擦的时候,作为东亚的超级扛把子,扶余人老大哥的汉朝便时不时与小弟一起联手打压高句丽 。也就在这个时候,高句丽开始见于中国的史册 。
史载,高句丽土地贫瘠,气候寒冷,国小且弱 。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却引起了汉人的注意,他们发现这个小家伙与其他蛮夷有些不同 。高句丽在游牧的同时,还进行着农耕的发展,也就是说,高句丽拥有着农耕与游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
这种游牧农耕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为后来高句丽的发展奠定了根基,然而此时的高句丽盛行奢华之风,认为“宫屋不壮丽,无以示威重”,巨大的支出对于此时的高句丽来说是无法承担的,要想对国力进行弥补,那就只能靠抢和打 。
高句丽人性格豪放,打起仗来一点不含糊,没过多久就降服了周边的众多小族,国力因此而上升 。正当高句丽沉浸在东征西讨的王霸美梦时,现实给了高句丽梦醒的机会,在它的前方,是汉,那个击败了匈奴的存在 。
见好就收的高句丽为了消化所占有土地,干脆直接依附、称臣,受到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此刻的高句丽看起来十分老实和顺服,但是他们的心里却时刻在惦记着位于辽东和朝鲜半岛的汉四郡,这一大片肥沃而辽阔的土地使得他们垂涎欲滴,他们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占领这片土地的时机 。
2.挑战
等待是一个漫长且令人焦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有些波折 。新朝王莽时期,王莽曾命令高句丽国的军队去攻打匈奴,高句丽人一想,这就是忽悠自己去当炮灰啊,于是便纷纷叛逃出塞,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开始恶化 。
此时的高句丽太祖王高宫认为自己的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便有些按捺不住,想通过一番小动作来谋取利益,便开始了与宗主国东汉的摩擦 。
高宫请求汉朝赏赐汉四郡玄菟郡的玄菟城,汉朝方面表示不同意,蓄谋已久的高宫在得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结果后,立马召集各部落,企图发大军占领玄菟城 。
令高宫万万没想到的是,装备精良的汉军把他召集的这支军队给直接击溃 。高宫诈降,趁汉军主力撤退之时,火烧玄菟和辽东二城,却寸土未得 。之后,高宫又继续联合辽东蛮族围攻辽东太守蔡讽,就在这个时候,汉朝的铁杆小伙伴、高句丽的死对头扶余国国王看到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发兵两万,与在辽东的汉军联手将以高句丽为首的诸蛮夷联军击溃 。
这场战争结束后,高宫病死了 。在汉朝使者的恐吓下,高句丽人感到害怕,便再次归降 。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高句丽问汉帝国索要土地遭拒所,而在大约一千多年以后,高丽国末代国君向刚刚武力驱逐蒙古元政权,拥有百万明军的明太祖朱元璋索要铁岭,索要不成,发军攻明,而领兵的将军一看这是以卵击石啊,白白送人头,于是领着军队掉头回了老家,改朝换代,没错,这位将军名字叫做李成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