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战役打的有多惨豫东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

60多年过去,三年解放战争的硝烟早已经散尽,让我们透过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珍贵资料,尽可能地追寻历史的真相 。但我们再努力,只能接近历史,不可能还原历史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1947年上半年华东野战军发起的豫东战役 。
1947年5月,军委命令粟裕兵团(外线兵团)或者南下,或者在中原地区消灭敌人第5军 。5月21日和22日,军委给陈、粟复电并致刘邓的电报中,明确了外线兵团作战任务,参战部队和指挥关系 。电报指出:“以歼灭五军为夏季作战之中心目标”;“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粟裕全权指挥一纵、三纵、四纵、六纵、八纵及11纵之作战 。”此时,粟裕是华野代理司令员与代理政委 。
当时,外线兵团七个纵队,包括“特纵”十万多人,从6月15日到22日,耗费整整七天时间,打下了开封 。至22日晨,开封守敌才全部肃清 。开封战役歼灭河南省两个保安旅、国民党军整编第六十六师师部及所属第十三旅等部3万人,加上阻援歼敌共近4万人,其中俘2.3万余人,与许世友仅仅22小时就完成的周村战役战果相似 。
24日,外线兵团指挥所为下一步的行动争论不已,而且意见分歧严重 。于是,粟裕起草了下一阶段的作战预案,首先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请同意自己意见的人联名签署,在当天19时发出 。到27日,部队于晚上展开行动,聚歼了基本由新兵组成的区寿年兵团(所谓第二阶段战役),虽然借助陈毅的内线情报俘虏了区寿年,但是,铁佛寺及其周围地区的有生力量,抵抗极为剧烈,外线兵团就干脆放弃攻击,然后撤离包围,攻击黄伯韬兵团 。
【豫东战役打的有多惨豫东战役的伤亡情况如何】由于时间一再拖延,包括攻城的时间拖延过长等原因,导致黄伯韬部队成功而从容地聚集起来了足够围歼粟裕外线兵团的力量,并迅速进入攻击状态 。而铁佛寺的72师也在黄伯韬部队到达后,展开了中心突破,致使外线兵团腹背受敌 。连阵亡士兵的遗体也来不及收敛 。之后,邱清泉兵团也迅速赶到,并在侧背对外线兵团展开了积极攻击,使得外线兵团实际陷入了反包围之中 。再此情况下,军委除了命令中原野战军展开阻援掩护撤退外,还于7月1日,命令华北军区的冀鲁豫独立第一、第三旅南下参战,在电文中指出,此命令“极为重要,望速坚决执行此令,不得延误!”
之后,7月6日,军委电报刘邓,指出:你们必须采取必要行动,使粟军于战役结束后有十天左右喘息时间,北移休整,立于主动地位,此点甚为重 。此电的内容的意思是,严令中原部队不惜伤亡展开阻击作战,掩护粟裕部队突围北上,不使邱清泉等部队围歼外线兵团成功 。
直到此时,粟裕才看出周边情况不妙 。他说:一定要在敌重兵靠拢之前,结束豫东战役 。此后,7月7日晚粟裕外线兵团在各方掩护下,向北渡过黄河,“转进”到了基本全部解放的山东解放区,豫东战役结束 。战场实际上是留给黄伯韬、邱清泉等部队打扫的,所以,后来的统计的战果与伤亡数字等,恐怕国军后来公布的数字更有说服力一些 。
粟裕给上级报告的是,此次作战,外线兵团歼敌9万人,而自己的伤亡数字是3万余人 。这个数字,恐怕水分不小,而且估计也没有统计同样参战的“中原野战军”的伤亡数字和“华北军区”投入作战的两个旅的伤亡情况 。而战后,粟裕在给军委的电报里面,却从另外的侧面,说明了外线兵团伤亡确实是很严重这一实际情况 。
粟裕在1948年8月23日午时报军委,电报中说:我西兵团之七个纵队,除三纵、八纵队比较完整外,其余各纵既不充实,也不完整 。在1948年8月27日晨报军委的电报中,粟裕又说: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每连只四至六个步枪班),尤其干部伤亡太大,至今无法补充,许多营连有政干无军干,有军干无政干,而营连排干部太新太弱,班排干部俘虏成份不少,因此团级与营以下脱节现象甚严重 。而参加过此次战役的王必成、皮定钧两位将军,对豫东战役也由这样类似的评价:“此次战役,我们杀伤敌军也很大,要谈起来,我们就是杀伤敌军一个整师,但是我们‘三弟兄’(指粟裕麾下外线兵团的主力的1、4、6纵)都残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