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砥平里战役的失败朝鲜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将被完全改写

1951年初的朝鲜战场上 , 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从精神和武力方面极大地打击了联合国军 , 而后更是挟大胜余威推进到了三七线 , 美军高层此时高估了志愿军军力 , 甚至准备撤出朝鲜 , 联合国军上下也是一片沮丧 。然而马修·李奇微却看出中国军队礼拜攻势、月圆攻势补给缺乏上的弱点 , 计划实施磁性战术以对抗志愿军 , 甚至准备进行反攻 , 于是便有了朝战中意义深远的一战—砥平里战役!
1951年1月25日 , 联合国军实施霹雳行动 , 部队再次向北推进 , 志愿军也随之调整 , 双方开始第四次战役 。志愿军的部署战略是在西线阻击 , 东线诱敌深入而后4个军合击 , 旨在分割攻击联合国军 , 希望对其造成重大损失 。在联合国军东线孤军深入后 , 志愿军果断进行了横城反击战 , 以排山倒海的进攻迫使敌军全线后退 。然而 , 有一个地方却始终纹丝不动 , 那就是砥平里 。
驻守砥平里的美军23团和法国营由弗里曼上校指挥 , 他接受李奇微的命令在此坚守阻挡中国军队 。砥平里构筑了极为严密的防御工事 , 更是有着星罗密布的火力点 , 而弗里曼上校特别也要求美军要将散兵坑挖的更深且外盖原木以抵挡志愿军轻型火炮的轰击 , 美军配属的坦克则作为活动的火力支援点支撑防线 , 步兵后方的重炮群提供毁灭性的火力 , 而迫击炮和重机枪则在防线外围以优势火力攻击敌军 。反观作为进攻方的志愿军毫无重武器支援 , 人数虽多但并不协调一致 , 没有互相通讯不能从突破口扩大战果 。在这样的条件下 , 砥平里战斗打响了 。
3天的时间里 , 志愿军不断以人海战术冲击23团环形阵地 , 兵力甚至增加到4个师的部分部队共计上万人 。但是 , 缺粮少弹且无重武器支援的志愿军对于敌方坦克和重炮无能为力 , 攻击防线遭到极大杀伤 , 远距离被重炮打击 , 中距离被坦克和重机枪一批批消灭 , 剩下的士兵好不容易冲进敌方阵地也被美军大量装备的自动步枪压制 , 有数次志愿军突破了外围防线 , 此时如果通讯得当即可从突破口投入一个师 , 而后便可冲击美军炮兵阵地和指挥所、弹药库 , 但是志愿军的通讯兵不是牺牲就是失踪 , 完全无法协调进攻并最终导致白白失去战机 。并且 , 由于空中有着美军飞机盘旋 , 志愿军只能在晚上进攻 。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下中国军队以决死的精神仍然逐步压缩着包围圈 。但是 , 在2月16日骑一师的装甲部队冲进去之后 , 中国军队撤军了 , 砥平里战役就此结束 。
【如果不是砥平里战役的失败朝鲜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将被完全改写】砥平里战役对于美军最大的意义在于心理层面上的调整 。此役之后美军被分割包围时不再惊恐而选择固守 , 美军深知中国军队缺乏攻坚能力 , 虽能突破分割但是无法消灭被围敌人 , 而且这也是志愿军第一次大规模战败 , 对联合国军来说不可阻挡的志愿军攻势第一次被直接挡在了原地 。此后 , 联合国军摸清了志愿军月圆攻势、礼拜攻势的特点 , 对中国军队的作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可以说 , 如果不是砥平里战役的失败 , 朝鲜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将被完全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