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出家前是怎么样的?有着怎样的生平故事

出家前
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 。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 。它臣属于憍萨罗国,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 。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 。当时释迦族的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专制的少数寡头政治 。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 。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大乘佛教传此人是佛的姨母;另说由乳母抚养) 。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 。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另说有三夫人),生有一子名罗睺罗 。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 。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
 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
国族形势的影响:在当时十六国争霸的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东方刹帝利)臣属于憍萨罗国(西方婆罗门势力),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 。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面对国族暗淡前景,他有意为迦毗罗卫争取思想权威的地位,从而巩固刹帝利的统治 。
沙门思潮的影响:当时的印度,在重解脱的宗教风气下,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相当普遍 。出现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 。深居于森林茂密之处进行沉思,是印度的传统 。这渊源于稍早于《奥义书》的《森林书》时代,到佛陀时代已成为印度上层阶级的一种风气 。
成长环境与个性:幼年丧母的他,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 。传说他在随父外出农耕祭典时,独自在树下坐禅,达到初禅之境;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 。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消除 。所谓“四门游观”事件: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出家动机的象征性说法 。
觅道的经过
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 。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 。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 。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 。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
禅修: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 。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 。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
瑜伽禅定是印度东方哲学的具体形式,到释迦时代则十分流行 。这里的“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无色定”中 。佛教在禅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并无法契合真理 。禅定虽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所以禅定自身是盲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