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如的感情生活如何?遇见朱生豪,她成了真正的诗人( 三 )


相识十年的两人,快到而立之年了,匆匆举行了婚礼,便准备去重庆 。然而路上危险重重,很多路线都走不通了 。时间耽搁越长,朱生豪的路费也越少 。
他思来想去,觉得即便是去了重庆,还是要寄钱养留在上海的姑母表姐 。再者,路上颠簸,去了重庆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辗转别的地方过活,这样的日子肯定不利于翻译工作 。
他最看重的就是翻译 。他曾对宋清如说,“只有埋头在工作中,才感到多少恢复了一点自尊心 。”
只有将自己整个的扔到莎翁的世界里,他才安心 。
有证据表明,在《哈姆雷特》之后的《终成眷属》和《一报还一报》中,莎士比亚的精神已经处在崩溃边缘,他不再对人与事存有幻想 。
《李尔王》等四部悲剧出世后,他正经历着精神极度紧张之后的疲倦 。他已经全力以赴去探索了人性的多重变化 。他的笔下,英雄除了高贵,还具备了人类特有的软弱、退缩等特质 。
到最后,莎士比亚已经展现惊人而深邃的感情世界,他已经放弃了现实与日常 。
这些能引起强烈的共鸣的情感就藏在莎翁的字里行间,朱生豪体弱、寡言、严谨,不可能感受不到 。
所以,他才孤注一掷想要将莎翁喜剧全部译出 。
在上海,两家人挤在一个楼里住着,物价飞涨,无工作的两人实在无法承受 。不久,宋清如的母亲在常熟租了房子,一家人搬了过去 。
在常熟,生活与伙食上全由母亲安排,两人不用费心 。朱生豪一到租屋,就开始翻译 。之前的译稿再次丢失,他又重头译,因为已经译过好几遍,所以进度也快了些,轻车熟路 。
虽然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但毕竟常熟的生活还算平稳,他们一家人都隐姓埋名了,也算是个安慰 。
过去收集整理名诗名句的习惯再次捡起,宋清如依然是他的抄录员 。
春节后,一家人回到嘉兴 。颠沛流离,翻译时所能用的工具书,只有牛津辞典和英汉四用辞典 。宋清如看他整天匆忙,再加上他厌倦说话,夫妻两连一两句话都搭不上 。
但她还是把他的付出记在心里 。他曾让她帮忙翻译,她唯恐自己英语水平太低,破坏了原著,就没答应 。如此,担子就全落在朱生豪身上 。
他一个人拼着命地翻译,没有参考数据,没有高水平的翻译界朋友可以交流 。
宋清如说,“信中,他对我有很多昵称,还有他自己花样繁多的署名 。可以看出,他唯有与我作纸上谈时,才闪发出愉悦和放达 。一旦与我直面相处,就变得默然缄口了,孤独古怪了 。”
然而,这样一个回到现实中就让人“大跌眼镜”的朱生豪,宋清如还是嫁了 。婚礼是匆忙中举行的,婚后生活是拮据 。
他有稿费进账,但物价涨得快过收入,他的钱根本不值钱 。宋清如没有抱怨,她选择去做老师,补贴家里开支 。
紧接着朱生豪病了,腰痛、牙床炎等等纷至沓来,他拖着,只在工作上用功 。最后,他拖出了结核病 。
宋清如在一旁照顾,自责道,当时你腰痛牙痛,我应该有所应对的 。但那时刚生完孩子,本来就体弱又忙着家务和孩子,是她的无知麻木让他落下病根 。却丝毫不提为了节省他的精力,她揽下了同样艰巨的校稿工作 。
死前他很不甘心,甚至说,早知道病来得这么快,拼着命也要译完 。
莎翁盯着精神狂热的暴风雨写下了具有复杂人性本质的真英雄,宋清如何尝不是看透朱生豪这个英雄的内在?
情书,情话是说给别人听的,她收到了,似乎也不在意,逃难时怕累赘,还烧毁了一些 。
【宋清如的感情生活如何?遇见朱生豪,她成了真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