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如的感情生活如何?遇见朱生豪,她成了真正的诗人( 二 )


不久,他的月薪由70元减到了50元 。工作上更加没有盼头 。别人都相继辞职,编辑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他也想辞职 。书局再三挽留,他也就没走 。
在这样的环境中,宋清如也不断地收到他的来信 。她对朱生豪的了解,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他的工作不进不退,只是悬着 。
而宋清如也因为战火喧天,江浙沦陷后,逃离故里,直奔四川,之后在重庆与成都两地执教 。
通信时断时续,但每次孤寂之时也总能收到来信 。35年被称为“翻译年” 。之前因为上海实行书报检查制度,很多书被禁止发行 。
鲁迅决定曲线救国,鼓励大家去翻译名家名作 。35年,鲁迅陆续发表了三篇有关莎翁的文章,他希望有人能够将莎翁名著全部译出 。这不是一种疯狂,而是为了国家 。
他以前也读了许多英诗,翻译过几首,只是没怎么发表,因为“不喜欢不熟悉的人看他的作品” 。
有了鲁迅的号召,各大书局开始组织专家名流翻译世界名著 。原《英汉四用辞典》主编詹文浒觉得可以让朱生豪试一试 。他对朱生豪的能力与坚持深信不疑,看到他总是苦闷不堪,生活上又多困难,想拉他一把 。
他与书局说定,只要朱生豪能陆陆续续交付译稿,就可随时领取每千字两元的稿费 。
这时,宋清如收到的信,多是各种莎翁戏剧的见解 。他还把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诗词,挑选出最精华的,装订成册,寄给宋清如 。
尽管信里热情洋溢,宋清如冷静对待 。他无数次说,“所谓爱的对象主要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并不一定真实存在 。” 虽然收信者就是宋清如本人,但对他来说,也不是真实的,只是寻求心灵的寄托 。
宋清如并不忌讳这样的说法 。他开始翻译莎翁时,她似乎又更懂朱生豪了 。他信上的快乐、诗意、以及对于爱情那非凡的想象力,一来到现实中,就全部都搁浅了 。
仿佛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个因为年近三十依然没有太大出息的人,一个则是仿佛爱得快疯了的人 。
宋清如看来,完全不相干的两面,都是他 。朱生豪是一个只能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活上的木讷腼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以前,宋清如在湖州私立民德简师任教,他寄来《暴风雨》与《仲夏夜之梦》,要她帮着抄写一遍副本 。她教学任务重,总是要隔好些日子才能抄写完毕,寄回给他 。
卢沟桥事变后,他因身体太弱,不能上前线杀敌,但他觉得只要将工作——自己最根本的本分——做好,就能保存实力 。他对她说,只要书局一天不关门,他就要坚持上班,坚持翻译,经常通宵达旦 。
日军在虹口登陆 。他带着牛津版的莎翁全集和几件衣服离开了 。第二天,他再要回去拿东西时,大火烧尽了他多年收集的资料与各版本的莎剧 。
1940年秋,宋清如转至成都四川省立成都女中任教 。母亲催促她回上海,她只好在来年的暑假辞职,从贵阳过韶关,绕道宁波和舟山,在路上耽搁了半年多,才回到上海 。她找到了工作,在私立锡珍女中当代课老师 。
两人终于见到面了,见了很多次 。他依旧工作繁忙,沉默寡言,并没有发生情书中那样无法抑制的感情碰撞 。他就是如此 。
1941年末,朱生豪失业了,紧接着宋清如也没了工作 。日军冲入当时他工作的《中美日报》报馆,放火烧毁了各类书籍与材料,朱生豪逃出来时,身上什么都没有带 。宋清如想回到重庆工作,走的时候她约了朱生豪同行 。
这时候,大学同学张荃就对朱生豪说,要不你两结了婚再走,方便同行,互相照顾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别人会说闲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