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论道的人,三公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是什么意思?

坐而论道的人,三公坐而论道

文章插图
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
出东晋葛洪的《抱朴子·用刑》 。
原文: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 。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
译文:
国家有六类职业,百工是其中之一 。有的人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有的人起执行治国之道;有的人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的器物;有的人使四方珍异的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有的人勤力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有的人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 。
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的,是王公;起执行治国之道的,是士大夫;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器物的,是百工;使四方珍异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的,是商旅;耕耘土地而使之生长财富的,是农夫;纺绩丝麻而制成衣服的,是妇功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葛洪借用《庄子》“向死而生”的典故,指出人从出生就受到死亡恐惧的折磨 。俗人所认为的庄子不以死生为意,其实只是庄子为说明齐物之道而进行的说理策略,同时也是其不得长生之术无可奈何的放达之态,并非真的意欲“齐死生” 。葛洪指出老庄都有保命全身的远害之举,《庄子》“曳尾泥涂”的典故正说明庄子的“贵生”之意 。
葛洪特地指出:所谓庄子“齐死生”论,只是不明大理的俗人,“偏据一句”者的浅陋之见 。那些伪为通达,张“齐死生之论”的俗人,惑乱视听,葛洪认为他们都当处以极刑 。葛洪通过分开讨论,把庄子为文之意与俗人的理解区分开,调和了庄子思想与道教理论在“齐死生”问题上的分歧 。
葛洪一方面全力宣扬道家全身保命的“贵生”思想,另一方面则极力排斥其“齐死生”论,最终走向了道教神仙信仰 。
实际上,庄子“贵生”,顺乎然要求终其天年,固然有保命全身的考虑,然而庄子所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不执著于物事的精神由,因而在对待人的精神赖以存在的肉体的态度上,与葛洪绝不相同 。
葛洪则极力宣扬庄子“贵生”思想,十分重视精神赖以存在的肉体,认为肉体的存在对修神仙术极其重要,因而采取了诸多法门以保存肉体:“以药物养身,以术数延命,使内疾不生,外患不入,虽久视不死,而旧身不改,茍有其道,无以为难也 。”葛洪认为凭借丹药和神仙术,可长生久视,肉身成仙 。
三公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的人,三公坐而论道

文章插图
宰相权力是相权,汉初规定相权和皇权基本上是平起平坐的--三公坐而论道啊--皇帝是五日一朝,只对重大的事情做一个批示,具体的国家事务是由宰相处理的 。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坐而论道就是三个宰相在处理政务 。这个职权汉武帝要把它夺回来,即夺相权为皇权 。
坐而论道,如沐春风可以这么说吗?是褒义还是贬义【坐而论道的人,三公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的人,三公坐而论道

文章插图
坐而论道:坐着空谈大道理 。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