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论道容易,读书如何避免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的意思是什么

坐而论道容易,读书如何避免坐而论道

文章插图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解释:说说大道理谁都会,是容易的事.但是真正把这些道理付诸于行动,那就不容易了.
望采纳
‘坐而论道易,起而行之难’是什么意思
坐而论道容易,读书如何避免坐而论道

文章插图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
解释:说说大道理谁都会,是容易的事 。但是真正把这些道理付诸于行动,那就不容易了 。
读书如何避免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容易,读书如何避免坐而论道

文章插图
【坐而论道容易,读书如何避免坐而论道】那就得看你怎么读了呀 。一个人为人处世胸怀与谋略是基本,想要有城府善思,那总的有点东西吧 。
坐而论道,并非一定是纸上谈兵 。例如墨子,能说,但也会守城 。
看那些诸子百家的历史时,总觉得,最没用的就是当时的孔孟 。就知道坐在那里,和帝王唱反调 。确实很无实际意义,但是,时间也说明了一切,几千年几百年下来,儒家思想统治了多少朝代?
这是为什么?因为,当时战国时期诸侯们忙着的是扩张领土,而到了后来,汉王武帝的,是为了笼络人心,以志愚民 。同样的道,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意义,不同的人来用,就有不同的作用 。
首先我觉得,许多东西,你现在看,不一定会有什么用处,但是,可以去用心领会,同样的书,可以坐而论道,可以纸上谈兵,但也可以派上实际用场 。
反正,我读书的时候呢,总是抱着看有多少我能用上的道理,进而可以联想一下,什么事,都得联系实际,和生活挂钩啊 。打个很浅浮的例子,我看三国演义,看他们的战术和谋略,那些谋略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首先得对敌人的性格和一贯作风有所了解,同时,还要懂预测,周瑜当时就能想到,曹操会把所有船连在一起 。这是从曹兵的习惯和实力,及曹某人的作风下的推断 。草船借箭也是,反间计也是 ,是利用了对方善疑的特点 。
所以,日常生活交往时,首先得懂得观察和总结别人的性格和一贯作风 。慢慢的,会学会揣摩别人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会想什么,会怎么想,会怎么做 。
然后就是,我们怎么做,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懂得怎样让他开心,生气,气馁等等 。
还有就是,凡事不能只看一步 。在三国里呢,看一步的人,往往是中计的蠢人 。
这不就联系到实际上了吗?
同样的东西,要看你学的是什么部分,慢慢来,懂得联系实际,如果你真的有不懂的,那么读书时,自然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这就是读书的态度问题 。
还有就是,赵括虽然是纸上谈兵,但是,历史上的名将,还是熟读兵书的人多吧 。实践也得建立在理论上 。如果让赵括带几年兵,说不定他也能打仗了呢 。
无论是哪种读书,都只能是明白一种理论,因为书本上面的是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学的就是这些经验,至于应用到生活上,那就在于这个人有多大的胸怀了 。即使是真正有所得,也是在脑袋里面假想的实践了一次,但,这已经很有益处了吧 。。。。。
有些书,确实没有对现实生活中有多大的作用,叔本华的意志与生命表现的痛(好像是这个名字吧 。。。)读来有什么意义呢?
我觉得读书,一个是,学会前人的经验,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 。
另一个作用就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而且,世界上文化和思想是多种多样,兼收并蓄,总会用贯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