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两者有什么分歧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 物质决定意识 ,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 , 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 , 阴阳接而变化起 。”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 , 万物自生 。”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 , 形谢则神灭 。”
明朝王夫之:“气者 , 理之依也 。”“天下唯器” , “道者器之道” , “无其器则无其道” 。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 ,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 , 物质第二性 。)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派生、决定 。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 , 吾心便是宇宙 。”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眼开则花明 , 眼闭则花寂” 。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
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及力量创造、决定 。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
宗教:上帝、神创造、神秘力量和支配世界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 虽有某些差别 , 但本质上是一致的 。
结论:其认为 , 思维、意识是第一性的 , 存在、物质是第二性的 , 颠倒了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真实关系 , 背离了自然科学和人们的实践坐标 , 实践是科学的基础 。以本体论划分 , 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 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什么区别?两者有什么分歧】(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中国而言 , 一切从实际出发 , 实事求是;了解国情 , 立足国情 。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对中国而言 , 从实际出发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物理化学上的物质的区别 。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两者是不同的 , 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 。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这揭示了世界的来原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第一性 , 它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
4.意识的能动作用 , 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 其次集中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 , 但强调能正确反映 , 要求人类不断探索 , 追求真理 。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 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