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唯一一次格外开恩而埋下亡国的祸根

秦始皇奉行以法家学说为理论基础的霸道,极端重视以功利为取向的法治建设,这是秦国国家实力和军队战斗力迅速提升,仅用短短的十年时间,就实现扫灭六合、一统天下战略预想的最主要原因 。秦始皇与韩非的法治思想非常投合 。韩非主张依法治国、法不阿贵,一切人都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事,不可“释法用私”,不可“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使是君主也要“守自然之道”,使法律纯洁淳朴,普及万物而不遗 。但韩非彻底的依法治国主张与君主专制集权主义是存在矛盾的,而且这种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如此看来,秦朝的统治只能是独裁统治 。独裁统治的最大特点是皇权大于国法,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地践踏法制,而无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权大于法的必然后果是权必乱法,法必阿贵,国必衰亡 。秦始皇做梦也不会想到,因为自己一次漫不经心的法外开恩而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
中车书令赵高,因为犯了大罪,秦始皇责令蒙毅依法惩治 。蒙毅不敢枉法,判处赵高死罪,并除掉了他的宦官籍 。秦始皇却以赵高办事认真高效、勤勉敬业为由,赦免了赵高,恢复了他的官爵 。秦始皇选将用臣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对违反秦律者也是严惩不贷的,但却被赵高蒙蔽了双眼,只知道弃才可惜,不懂得德之不修的可恶,从中也可以看出,赵高是很善于伪装自己、迎合权贵的 。
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天下时,病死于沙丘 。当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书令赵高扈从 。赵高一向得到胡亥的崇信,很希望胡亥继位,执掌天下,又怨恨蒙毅曾依法惩治他而不为他开脱,因而有了害人之心,就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拥立胡亥为太子 。胡亥、李斯起初并不赞同赵高忤逆秦始皇的旨意,但赵高用能把稻草说成是金条的嘴巴,最终说服了他们 。赵高敢于冒杀身之祸阴谋立君,是因为他私心膨胀又工于心计,摸准了胡亥、李斯的软肋,这也是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人人奉行功利主义的恶果 。
赵高之所以要矫诏把胡亥推上皇位,是因为他自信自己有办法随心所欲摆布胡亥 。经过赵高、李斯、胡亥的谋划,他们派使者以皇帝诏书的形式用罪名命令公子扶苏和蒙括自杀 。在那个君叫臣死臣必须死、父叫子亡子必须亡的封建社会,仁弱的扶苏只得选择自杀 。扶苏自杀后,蒙括感到疑惑而再次请求申诉 。使者将蒙括交付给执法官吏,换人顶替蒙括的职位 。使者回来报告,胡亥听到了扶苏的死讯,感念蒙氏对先帝忠心耿耿,为秦国一统天下、巩固政权、戍边卫国,功不可灭,就有点后悔自己和赵高、李斯做的过分了,想释放蒙括 。赵高害怕蒙氏再度受宠而执掌大权,心中怨恨他们 。
蒙括攻城略地,战功卓著,又镇守边关十余载,声威震撼匈奴 。蒙毅是蒙括的弟弟,官至上卿,有贤能,为秦始皇所宠爱,外出则陪皇帝同乘一辆车,入内则侍奉在皇帝身边 。蒙括领兵在外守卫疆土,蒙毅在内出谋划策,他们号称忠信,所以诸将相很敬畏他们 。不除蒙氏,赵高寝食难安 。赵高假借为胡亥尽忠谋划的名义,想就此灭掉蒙氏,便进谗言说:“我听说先帝想提拔贤能的儿子立为太子很久了,而蒙毅劝谏说‘不可以’ 。他明知您贤能而拖延着不让立,那就是不忠而迷惑君主 。以我愚见,不如杀了他 。”胡亥心有所动,便将蒙毅囚禁在代地 。此前已将蒙括囚禁在阳周 。秦始皇的丧车到了咸阳,下葬以后,太子即位为二世皇帝 。而赵高亲近秦二世,日夜毁谤蒙氏,搜求他们的罪过,检举弹劾他们 。
识破赵高鬼蜮伎俩的子婴进言规劝说:“我听说从前赵王迁杀死他的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背弃与秦国的盟约,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 。这三位国君,都各自因为用了改变旧规的人而丧失国家,祸及自身 。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的大臣和谋士,而国君打算一下抛弃他们,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我听说考虑问题轻率的人不能治理国家,只靠自己智慧的人不能保住国君 。诛杀忠良臣子而起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那是对内使大臣们不能相互信任而对外使战士们离心离德,我私下认为是不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