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分封天下如此公平,为何天下诸侯还要群起反对

公元前206年一月,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又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将其迁徙到南楚地区的郴县(今湖南郴州) 。
秦汉时候的湖南,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项羽这么做,与其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如说是把“天子”给变相的发配边疆了 。
郴州义帝陵:义帝徒郴 壁 画
接下来,就该给自己上尊号了 。
项羽与范增商量,西周之尊莫若王,东周之尊莫若霸,合称霸王,则可用其名虚尊天子而下制诸侯也 。
于是在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专制主约而宰割天下,先自立为西楚霸王,管辖梁(泛指战国时的魏境)、楚之地最富庶的九个郡,建都彭城 。
按照古人的说法,西周天子乃是王业,东周霸主乃是霸业,秦始皇乃是帝业,项羽自立为霸王,便是选择了王业与霸业的结合物,一个四不像的怪东西 。
另外再解释一下,古有三楚之称,即江陵为南楚,吴越为东楚,彭城为西楚 。项羽定都彭城,故称西楚霸王 。彭城地近中原,为天下南北之脊,处关外之形胜必争之地,更兼水陆交通便利,物产丰饶,‘稻麦一熟可资数岁’,足可供战守之资 。项羽放弃关中,而选这里做都城,其实是很有深意的 。欲成帝业,必据关中天府以扼天下之亢,而欲成霸业,则必须占住彭城这个南北通衢之地,以就近控制山东诸侯 。
至于西楚所辖之九郡,历史上有很多说法,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东海(今江苏连云港、扬州一带)、泗水(今江苏徐州及安徽宿州一带)、薛郡(今山东济宁一带)、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陈郡(今河南周口、上蔡一带)、鄣郡(今安徽芜湖一带)、砀郡、南阳、会稽等九郡,基本上囊括了整个黄淮平原,国土大致占天下四分之一 。(秦共三十六郡 。)如此之军事经济实力,足够制约天下诸侯了 。
封完自己,再来就是要想想怎么安置刘邦这个二号人物了 。
这是一件麻烦事儿 。论实力,论功劳,刘邦都均只在项羽之下,分的地盘太少,刘邦会有意见;太多,诸将会有意见,项羽自己也不舍得 。
分在哪里,也是个问题 。关中这个重要地方肯定不能给他,刘邦收买人心,早与秦人亲的跟什么一样,封他在这里,岂不是养虎为患?
要么把刘邦放在身边,把他的发家之地砀郡封给他?这倒是个好办法,但项羽依旧不舍得,这样刘邦的封国不就成了西楚的国中之国了么?再说砀郡太小,也实在给不出手,再搭上一个陈郡还差不多,但这样又太便宜刘邦了,还是不行!
事情难办了,损约则违人,固信则自违,为之奈何?
关键时刻,范增给项羽出了个主意:不如把巴、蜀及汉中三郡封给刘邦吧,这里名义上也属于关中之地,而且地方偏远,道路难行,不会对项羽造成什么威胁 。
项羽一想,这方法不错,这样至少在表面上没有违背楚怀王当初的约定,而且巴蜀与汉中占关中三大粮仓(渭河、巴蜀、汉中)之二,路虽难走,地盘却够大,吃穿也不愁,多好,我项羽对刘邦也可算是仁至义尽了 。
于是,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三郡,管四十一县,建都于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
唉,本以为项羽糊涂,没想到号称善谋的范增也没比他强多少,刘邦军中多为山东之人,灭秦之后,他们也是很想衣锦还乡的,可如今却被项羽发配到那远离家乡的汉中,他们能不日夜思归么?对中国人而言,世上最折磨人之物,便是思乡,思乡到了极点,不想造反也要造反了,更何况刘邦本来就志在天下,一遇风云岂能不化为龙?依我看,项羽还不如把砀郡与陈郡分给刘邦,这样就近还好控制些 。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在这儿瞎想,都是事后诸葛亮,一点用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