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伤亡人数多少为什么说没有美国重蹈覆辙( 二 )


▲ 德普伊将军
1973年,德普伊担任新成立的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的司令 。这是陆军首次将训练、条令和战术研究结合在一起,对陆军未来如何作战至关重要 。恰在此时,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德普伊有了一个好机会观察现代战争 。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用美国武器的以色列军队、用苏联武器装备的叙利亚、埃及军队 。冷战开始后,美军就一直以苏联为最主要敌人,因此这场战争无疑是未来美国(北约)与苏联(华约)之间大规模战争的预演 。
美军从战争中总结出了如下特点:力量均衡的多兵种合成部队,新式杀伤性武器的应用,训练对于战场获胜至关重要,大规模电子战等 。
▲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被击毁的坦克
此后,美国军队的改革大致按着上面几个方向推进 。德普伊将军最大的贡献就是强调严格的战术训练以保证军队能达到现代战争的要求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这些和越战以及伊拉克战争有什么关系?
关键就在这里 。德普伊与斯塔里、戈尔曼等将领推动的改革,重新建立起陆军的自信,为美军应对大规模、高科技的常规战争打下良好基础,但他们似乎都彻底忘记了越南战争 。
上述改革并未吸取越战的教训,除了提高训练水平外 。
就连越战后期采取了成功平叛策略的艾布拉姆斯将军,也于1973年宣称?陆军将永远不再参与因镇压叛乱而引起的战争? 。同年,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取消了为期5周的?非常规战争?必修课 。
▲ 艾布拉姆斯将军
另一个要害的问题是,德普伊将军过于强调战术训练,忽视了对高级指挥官创新思考和战略思维的培养 。德普伊改革的影响下,美国陆军造就出一批批战术素养优秀的军官 。
他们担任营、旅级指挥官绰绰有余,但对更高级别的职务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在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已初露端倪,但战争迅速结束掩盖了美军将领的内在缺陷 。
非主流观念在军中遭打压
德普伊主导陆军之时,与他观点相左且比较有名的是约翰·库什曼 。
越战时期,库什曼就采用过经典的平叛理论,效果颇佳 。他曾两次向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推荐该理论,但后者?毫无反应,没有任何问题、探讨和好奇心? 。
▲ 库什曼将军
70年代中期,库什曼担任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隶属于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院长,提出了自己对战争和军队的认识,严重地挑战了德普伊的权威 。
简言之,德普伊教军官成为专业的战斗指挥官,库什曼激发军官主动深入地思考战争,丰富对军人职业的理解,为赢得复杂、战略性的长期胜利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
从积极的角度看,两位将军的主张互为补充 。德普伊的训练较适合中低层军官,库什曼的方法论对准将以上的军官更有助益 。
德普伊大权在握,不能接受异议 。德普伊和库什曼的观念冲突难以调和,后者被调往海外任职 。
德普伊简单有效却容易僵化的理念主导了一个时代,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是这个黑暗时代的一盏明灯 。库什曼离开后,这盏灯并未熄灭 。
1983年,该学院成立了一个高级军事研究项目,旨在教授陆军精英军官跳出战术思考的窠臼,让他们从全局理解战争,学会适应和创新 。
▲ 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
项目的首批教官都拥有美国一流大学的硕士学位 。但项目主管清醒地认识到,在注重体魄和实践的军队里,知识分子的做派不能赢得尊敬 。
因此教官们必须展示出自己的指挥能力,学员毕业后进入军队绝不要谈论克劳塞维茨和孙武,而应强化身体训练,在战车停车场沾满油污,与士兵打成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