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皇家子女容易夭折都是建筑师的锅

中国古代的皇帝妻妾成群,多子多孙,然而他们的子孙大都命运多舛,能够健健康康地怡享天年的寥寥无几,尤其是年纪小小便夭折的很多 。
据统计,东汉十三个皇帝,其中有五个没活过十岁 。清朝十二世皇帝中,除了最后三世皇帝没有后代外,前面九世皇帝共生育子女一百九十五人,平均每位皇帝生育子女二十一人多,但其中不到二十岁少年早殇的有八十二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二;而在这些早殇的皇子皇女中,不到十岁便夭折的就有六十八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在早殇者中的比例更是占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三!
【为什么古代皇家子女容易夭折都是建筑师的锅】为什么死亡率如此之高?一方面是由于古代医疗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孩子头疼脑热的很容易就夭折,另一方面···
呃,想把锅扔给宫斗?电视剧看多了吧···
网络配图
明朝的天启皇帝最倒霉,生了六个子女居然没一个活到成年的,是基因不好还是风水不好?是人性的丧失还是···
记载天启年间皇宫内情最详细最可靠的一本书,叫作《酌中志》 。《酌中志》的作者,是明朝皇宫的一个太监,叫刘若愚 。
刘若愚在宫内待了几十年,经过了整个天启朝,加之他懂文化,在宫内地位比较高,其对皇宫内各种事情的记载是非常可信的 。
刘若愚在书中介绍了皇宫内各职能部门,在讲积薪司的时候,他写道:“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皆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也 。每根长尺许,圆经二三寸不等,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 。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大人尚可,皇子女婴幼何堪?又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良可痛也 。”
网络配图
如果刘若愚的记载属实,那应该是有多名皇子女死于冬天用木炭取暖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 。
事实上,皇族一氧化碳中毒绝非仅见于明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差点被一氧化碳中毒夺去性命 。
溥仪在宣统十二年十一月的日记中记载:“二十九日,晴 。夜一时许,即被呼醒,觉甚不适 。及下地,方知已受煤毒 。二人扶余以行,至前室已晕去 。”
中国北方没有集中供暖的地区,冬天多封闭门窗,在室内使用燃煤或木炭取暖,多有一氧化碳中毒者 。要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就要避免室内一氧化碳蓄积,而避免蓄积的办法,除了通风,就是使用烟囱 。
但是,偏偏紫禁城内是没有烟囱的 。
紫禁城冬天烧炭的工具,有大有小,大的有熏笼,熏笼可达一米多高数百斤重 。小的有炭炉,又分放在手中的手炉和脚边的脚炉 。此外,还有各种火盆 。
网络配图
这些烧炭工具,都没有排烟装置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有钱,用的是无烟燃料 。
如《酌中志》所说,宫中用的取暖燃料,叫作红箩炭,是用易州一带山中硬木烧成的,烧好后运至红箩厂,按尺寸锯截,编小圆荆筐,用红土刷筐而盛之,故名曰“红箩炭” 。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红箩炭由硬木烧成,“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属于木炭中的“白炭”,是高档品,燃烧时不会冒烟 。
既然不冒烟,按照古人的常识,也就不需要烟囱了 。
水落石出了!都是建筑师的锅!谁让他设计房屋的时候没考虑建个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