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奇葩了!古代嫔妃和皇帝行房事竟还这般讲究

要想在万紫千红的后宫里头出人头地,要想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帝套上近乎,嫔妃们和皇帝上床是必不可少的事,这也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 。
古代的文人用三千佳丽来形容皇帝的嫔妃众多,也正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宠争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传说 。
有时,帝王的糊涂加上宠妃的任性,会闹出所谓误幸之事,历史上的汉景帝就闹出过这么一件糗事 。
网络配图
一夜,汉景帝欲召幸程姬,偏巧程姬有月事,不愿侍寝,就把自己的侍者唐儿打扮一番去见景帝 。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 。
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
其实,不管是争宠也好,夺爱也罢,都不过是宫中女子争取生存的手段和技巧,无不饱含着宫中女子多少辛酸的泪水 。她们原是被养在宫中以备一人泄欲的玩偶或传种的工具 。但是,连这种被玩弄时“义务”,在她们也是难以期冀的机会 。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性和宫嫔制度的非人道性 。
嫔妃进御之事,是内廷的一件要务,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样重要 。对于皇帝来说,后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 。古代皇宫内管理嫔妃侍寝的叫敬事房,隶属内务府,其最重要的职责乃是管理帝后嫔妃的房事,所谓“专司皇帝交媾之事者也” 。
周代已有负责君主阴事的阴令
周代已有负责君主阴事的阴令 。汉代的掖廷令“昼漏不尽八刻,白录所记推当御见者” 。就是在夜晚来到之前,记上当日谁侍御寝 。东汉以后这件任务由负责 。
各个朝代,宫中都有一本备忘录,专记皇帝御幸之事 。嫔妃们的每一次侍寝,宦官都得记下年月日时,以备日后怀孕时核对验证 。
北魏文成帝偶然登楼四望,见平城宫内有一位美人 。文成帝问左右的人,“此妇人佳乎?”众人一致赞同 。于是,文成帝走下白楼,向美妇人走去 。二人宿于斋库 。该女李氏因此怀孕 。
【太奇葩了!古代嫔妃和皇帝行房事竟还这般讲究】日后皇太后查问,恰有守库者在库墙上记下了当时的时间和事件,两相核对,无差错,李氏怀的这个胎得到了承认 。由此可知,皇帝办事固然随心所欲,记录者也能捕捉到踪影,守库者本不负责此职,事关重大,也得及时记录 。
网络配图
明代文书房宦官负责记录皇帝每晚寝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名字
明代,文书房宦官负责记录皇帝每晚寝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名字 。女官彤史,负责记录后妃宫女被幸于皇帝的寝所 。看来,明代是双重记录,宦官与女官,各根据皇帝、后妃宫女的形迹,分别记录 。
明神宗最初偶然御幸宫女王氏,事后隐讳不言 。后来王氏有了身孕,太后急于抱孙,查验了文书房的记录,然后向神宗说起此事,神宗不愿承认 。
太后遂命人将内起居注拿来让他看,神宗才不得已承认了 。神宗这种态度是因他不再对王氏感兴趣,但明代惯例,宫女被幸后怀孕就要进封为妃 。他不愿封王氏,只想蒙混过去 。
后妃宫女的佩物--环,在皇帝的御幸制度中有一定的意义 。“环”与“还”同音 。后妃在侍寝时寻问皇帝何时回去不直言,而是用佩玉鸣佩环,问:“何时大刀头”?这又拐了一道弯,因环系于刀头,使用刀头代指环 。如后妃宫女遇月经,不能侍寝时,也不能直言,而是以丹注面,灼然为识 。
蜥蜴因其特有的用途被称为“守宫” 。蜥蜴被用朱砂喂养于器皿中,因以朱砂为食,身体尽赤,食满七斤以后,将其捣成碎末 。用这些赤色粉末涂在或点在宫女肢体上,可以终身不灭,但有房事时则灭 。李贺《宫娃歌》中有句诗“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