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奇葩了!古代嫔妃和皇帝行房事竟还这般讲究( 二 )


下朝后走向后宫的皇帝,脚步有些徘徊,打不定主意去找谁,今夜宿在何处 。风流皇帝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女子多至四万,不知道怎样安排她们为他服务 。后来,玄宗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将一群宫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 。私下里宦官把骰子称为锉角媒人 。
玄宗的蝶幸
春秋季节,唐玄宗令后宫女子们在门前栽花,玄宗追随着一只蝴蝶走,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宿在该处,称此法为蝶幸 。
由于进御的女子太多,玄宗难以一一记住她们的姓名和相貌,便又发明了一则风流办法,将已进御的宫女臂上,打上“风月常新”之印,再渍以桂红膏,使印记牢固,经水洗不褪色 。
自杨贵妃入宫,夺得皇帝的独宠后,锉角媒人、蝴蝶和“风月常新”印都派不上用场,后宫女子只得在七夕向牛郎织女诉幽情 。
唐敬宗发明了一种风流箭,用意也是决定侍寝之事 。用竹皮做弓,纸做箭,纸中间密贮龙麝末香 。宫嫔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 。后来宫中流传着“风流箭中的--人人愿”的话 。
晋武帝和羊车
西晋武帝的后宫生活是和羊车联系在一起的 。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昭之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说司马昭握朝中大权,想取代皇帝,但他至死也没有下定决心 。他的儿子司马炎早就不耐烦了 。权臣虽然有权,但色欲的满足却比不上皇帝,权力即使大过皇帝,也不能象皇帝一样享受无数的美色 。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就已经对老妻厌烦了 。司马懿曾卧病在床,正室张春华已经色衰爱弛,蹑手蹑脚地前来照着丈夫 。司马懿一见这个黄脸婆就骂道:“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张春华又羞又恨,要绝食自杀 。司马昭兄弟们都同情母亲,也跟着绝食 。司马懿发现连累了儿子们,忙向张氏致歉,张氏和儿子们才开始进食 。事后司马懿私下对他人说:“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 。
司马炎三十岁那年,司马昭死,他取代了父位,立即逼魏帝禅让,自己登上了帝位 。他要好好享受只有皇帝才可享受的待遇 。祖父的委曲他不会再遇上了,后宫有的是美人 。晋武帝开创了后宫万人的历史纪录 。
网络配图
由于宫嫔数量太多,晋武帝最初也头痛于到何处过夜 。后来,发明了羊车,用羊车载着他在后宫的小路上漫游,羊停到谁的门前,就由谁来侍寝 。
宫嫔们都盼望皇帝的羊车在自己的门前停下 。大多数嫔妃对于侍寝只能抱以听天由命、无可奈何的态度 。然而,亦有不少宫中女子对侍寝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种种方式争取侍寝,以图获得帝王的宠爱 。
南朝宋文帝时的潘淑妃因貌美而被选入宫中 。潘淑妃是个很有心计的女子,她在悄悄地等待机会,当她得知宋文帝以“羊车望幸”法择妃待寝之后,便有了主意 。
原来,宋文帝喜欢驾着羊车在后宫别苑任意行走,羊车停在哪个嫔妃的住所前,文帝就在此留宿 。潘淑妃就来个投羊所好,在门外的屋檐上插以青竹枝,地上洒以盐汁 。
羊很喜爱这两样东西,它远远地望见潘淑妃门前的青竹枝,嗅到盐味,便直奔而来,舐地衔枝,逗留不去 。宋文帝慨叹道,羊都因为你而徘徊,何况人呢?于是,就常到潘淑妃房中过夜,潘淑妃早就精心打扮好了等候着,一见文帝进来,自然殷勤侍候,百般献媚,从此爱倾后宫 。
聪明的嫔妃也会很巧妙地向皇帝自荐 。宋代的李宸妃原本是侍候章献太后的小宫女 。有一次,宋真宗偶尔经过时想要洗手,李宸妃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巴结地端起盥洗器具前去服待 。皇上见她肤色润美,就与她聊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