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 。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 。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厉)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 。至唐代,李泰撰<括地志>,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赖国以境内的厉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 。昔神农氏生于厉山,所谓列山氏也 。春秋时为厉国」 。此后,<太平寰宇记>、<路史.国名记>、<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都袭此说 。另外,在宋人编撰的<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里,也认为赖国是「三代诸侯赖子之国」,或「周不得姓之国」,主张其血缘另有所出 。清朝人顾栋高撰<春秋大事表>,更进一步指出厉国是炎帝本国,姜姓 。上述这些都告诉我们,在湖北随州一带的厉国是一个姜姓国家,血缘先祖是炎帝 。此外,当代学界也有人根据古代厉、赖、列等字相通的事实,指出炎帝及其后代最早活动在山西汾水流域,后约在商代东迁河南鹿邑的厉乡 。也就是说,在鹿邑一带的厉国也是炎帝的后裔所建的国家,血缘出自炎帝系统 。
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赖、罗、傅三姓人中,一向流行三姓联宗之说,并因此成立了三姓宗亲联谊会 。他们根据代代相传的家族历史和家谱上的记载确信,早在春秋时期的鲁昭公四年楚灭赖时,「赖氏族人为避厉灵王之害,有改罗、傅二氏的,以国属近邻,兼有姻亲关系,故有赖、罗、傅联宗说法 。」 。事实上,三姓除赖姓出自叔颖之后外,大多数罗姓或傅姓的人另有自己的血统源流:
首先
从姓氏来源看,赖姓出自古代的赖国,而罗姓则主要出自古代的罗国,相传是祝融或颛顼的后代 。另外,出自北魏鲜卑族的破多罗、叱罗等姓的人,以及唐代西突厥可汗斛琴罗的后代,清朝皇族爱新觉罗、贵族萨克达等也都有人改姓为罗;傅姓则主要尊奉商朝宰相傅说为祖先,或者自称是周代受封于傅邑的大由的后代;
其次
从郡望堂号上看,赖姓主要分为颍川、松阳、南康、河南四支,罗姓则有豫章、长沙、三龙、柏林等望,傅姓也有清河、北地、巨鹿、茂陵、襄阳、庐州、庆阳、宁夏、邺下、清州、尚儒、双凤、义渠、三德等支派,可见也不一致;
再次
从家族文化和祠联堂联上看,赖姓称「名噪秘书,志匡王室」,罗姓称「鸟迹征奇,藻思发琳琅之笔;钱江互瑞,倡言成吴越之功」,传姓称「尊儒尚学,崇位抑奢」,也不相同;
更为重要的是,三姓各有自己演变和播迁的历史,有着较大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 。
【赖国的起源是什么?赖国的先祖是谁】因此,我们在对赖姓进行研究的时候,尽管应首先着眼于它与罗、傅二姓之间在血缘上的共同之处,同时也应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应一味地认为它们全都尊奉叔颖为祖先 。尤其是在罗、傅两姓中,尊奉叔颖为祖先并认为与赖姓同宗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 。我们不可以由于在台湾和新加坡等地有三姓同宗联谊会的缘故,就一概地认为所有的三姓人都是如此 。
- 息国:中国西周至春秋初期的姬姓侯爵诸侯国
- 国军五大主力之首为什么会是十八军?他们的作战能力怎么样
- 章佳氏不是雍正的生母,为什么将她追封为敬敏皇贵妃?
- 近代史上关于龙的存在影响最深远的事件营川坠龙事件
-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政权之一:南吴的发展史
- 古代的丹书铁券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有丹书铁券还是被杀了
- 日本的天皇也会造反吗?天皇造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民国期间的肥皂大战是什么样的国货是怎么打败跨国公司的
- 民国期间的中国经济如何处于世界上什么水平
- 民国时期的生活用品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和电视中的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