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争皇位手足相残,和十三皇子胤祥感情却很深厚

胤禛登临皇帝宝座以后 , 立刻揭下了谦恭温和的面纱 , 对政敌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仅在其兄弟中 , 有的被杀 , 有的被贬 , 有的被禁 。所以 , 胤禛在历史上一直负有贪权专横 , 虚伪冷酷 , 弑兄屠弟的名声 。
然而 , 并不是所有的兄弟都不能与胤禛和平共处 。胤祥就是一直受胤禛宠信 , 得到善终的一个兄弟 。
胤祥是玄烨第十三子 , 康熙二十五年(1686)出生 。其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 。胤祥自幼性格孤僻 , 不善交际 。凡事都不愿出头 , 虽然从12岁起就开始跟随父皇玄烨出巡 , 但由于不愿意表现自己 , 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 所以 , 在玄烨的心目中 , 他是一个没有什么大志 , 能力平平的皇子 。因此 , 玄烨在世期间 , 他一直没有受封 , 没有爵位 。
康熙四十七年以后 , 诸皇子们围绕皇储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有能力争夺储位的 , 拉帮结党 , 跃跃欲试;本人缺少竟争能力的 , 就依附于其中一派 , 为人擂鼓呐喊 。在这番角逐中 , 胤祥是一个旁观者 。他本人无竞争野心 , 也不愿做别人的吹鼓手 。这一点与当时给人以“第一大闲人”印象的胤禛 , 有些相似 。其实胤禛只是表面平静 , 以假象欺骗皇父及兄弟们 , 骨子里、暗地里却不甘寂寞 , 这一点两人根本不同 。但是胤祥并没有察觉 。由于都置身于竞争之外 , 两人似乎有许多共同语言 , 经常在一起交流 , 时间一长 , 两人就成了莫逆 。
胤禛继位以后 , 需要有真心实意的人相帮 , 于是胤祥就不得不告别了休闲的生活 , 参与了繁忙的政事管理 。
为了取得胤祥的帮助 , 胤禛在继位的当年 , 便封胤祥为怡亲王 。这是胤祥第一次得到爵位 , 而且是跨越了贝子、贝勒等几个级别 , 破格得到的爵位 。胤祥本人并不是真正把名誉、地位、金钱统统视为粪土的超人 。他早年所以不与兄弟们竞争 , 主要还是感觉其能力不如别人 , 是种不得已的策略 。现在 , 有皇兄的看重 , 为何不试试自己的能力 。这是胤祥得到封爵后的想法 。得到封爵不久 , 胤祥就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之一 , 随即又受命管理重要的户部三库 。第二年 , 即雍正元年 , 他又受命总理户部 , 并主管钱粮奏销的会考府事物 。当时的朝廷财政大权 , 都统归其一人之手 。
胤祥辅佐胤禛8年 , 承办了大量繁杂的政务 , 成为百废待兴的雍正初政的中坚柱石 。事实证明 , 胤祥的从政能力不仅不差 , 而且还有创造力 。
雍正七年(1729)十一月 , 胤祥患病 。至第二年五月 , 病情加重 。当时胤禛也在患病中 , 听到胤祥病重 , 便亲往探视 。刚刚到达亲王府邸 , 府中便传出胤祥病逝的消息 。胤禛悲痛不已 。为表示对胤祥的哀悼 , 胤禛决定辍朝三日 , 素服一月 。第二天 , 胤禛又亲临王府奠酒举哀 , 称赞允祥“事朕八年如一日 , 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
胤祥为什么能得到胤禛的如此宠爱呢?
雍正四年(1726)胤禛赠给胤祥的八字匾额回答了这个问题 , 也道出了胤祥为人处事的特点 。这八个字便是:“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