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瞧不起所谓文人明亡后烧掉33岁前诗文( 二 )


怎样坚持遗民立场?顾炎武提出了非常极端的做法,就是不做官,甚至不读书
顾炎武对历史的思考总是指向现实感受的 。如果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尽那个时候算起,公元1644年,顾炎武虚岁32岁,他在明王朝政治统治下,生活了三十多年,已经是步入中年了 。进入清王朝,他面临的一个选择,就是咱们现在经常讲到的所谓“遗民” 。
顾炎武有一首诗里写道:“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亭林诗集》卷一《精卫》)
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文人士大夫,用当时的话说“变节”了,原来在明朝当过官的,投降了清政府,像“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一样,又筑起了自己的小窝,改变了自己的政治角色 。而顾炎武选择了不变,“身沉心不改”,心是不变的 。在政治的意义上,他的心是忠于明王朝的 。但是他的身已经“沉”了,不可能再有明王朝了 。客观的社会现实,你无法改变,但主观的文化价值、人生价值你是可以选择的 。所以当你明白了这身和心的分裂,你就知道顾炎武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所谓“遗民”自居,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选择,更是一种深刻的文化选择 。
当然顾炎武和其他的人相比,有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 。就是他可以同时坚守政治遗民和文化遗民的立场,当时很多人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顾炎武可以不出仕,不做官,他的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他母亲的遗言 。他母亲临死的时候告诉他说,你坚决不可以出仕,不可以事二朝,要不然我死不瞑目 。所以在顾炎武多次受到清朝的征召的时候,可以有个很好的借口:再怎么地,你这个朝廷不能让我不孝 。
在当时非常艰难的处境里头,顾炎武多次强调这种双重遗民的意识,同时也希望当时的政权能够接受这种遗民意识 。他说:“郑康成以七十有四之年,为袁本初强之到元城,卒于军中 。而曹孟德遂有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之语,以为本初罪状 。”他以东汉有名的经学家郑玄为例,说当时袁绍(袁本初)接纳名士来撑自己的门面,强迫郑玄到他的营中去,郑玄最后死在那儿 。所以曹操在讨伐袁绍的时候,有一条罪状就是袁绍把郑玄给逼死了 。顾炎武说:“后之为处士者,幸无若康成;其待处士者,幸无若本初 。”(《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一》)就是你别逼人太甚,人家愿意当遗民你就让他当遗民 。“国家无杀士之名,草泽有容身之地”(《亭林文集》卷三《答李紫澜书》),要让一批遗民存在于政权之外,这是国家的清明政治的一种象征 。他希望能够多多少少以自身的现实处境,去影响政府,来改变一下遗民艰难的处境 。
顾炎武一方面劝统治者为遗民提供比较好的生存处境,另外一方面他也要劝这些遗民,甚至遗民的后代们,坚守自己遗民的立场 。怎么样做呢?顾炎武提出一个非常极端的做法,就是不做官,甚至不读书 。因为中国古代有读书做官的传统,一读书就不能不做官,一做官就不能不改变自己的政治立场,所以宁愿做“商贾百工技艺食力之流” 。(《亭林余集·常熟陈君其墓志铭》) 。
殉国的人比活着的人更伟大吗?顾炎武认为不一定 。死了很简单,但是活着要承受种种的艰难痛苦
顾炎武在“身沉心不改”、身心分裂的思考下,更强调一种心的坚守,文化的坚守 。他认为,忠、孝、节、义不是死板的道德信念,所以他讲“一节亦奚取”(《亭林诗集》卷二《剪发》),要区别大忠、大孝、大节、大义,和小忠、小孝、小节、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