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一战之后让美国动用了原子弹的决心

那天上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五师28团的哈罗德·希勒中尉,带领一支44人的小分队,往日军层层把守的折钵山山顶突击 。经历血战之后,希勒中尉终于抵达了这座能够俯视整个硫磺岛的战略制高点 。
“让旗帜飘起来!”他下令道,于是一面美国国旗在折钵山山头冉冉升起 。美军舰船上的水手和滩头的陆战队看见这面旗帜,纷纷欢呼雀跃 。舰队拉响汽笛,向这几位在硫磺岛战役中冲锋陷阵的陆战队员致敬 。这一感人的历史场面也被镜头留下来,后人们将其制成雕像甚至拍成电影,把硫磺岛战役的惨烈和艰难向世人展示 。
一、序幕:硫磺岛上不一样的日军
硫磺岛位于日本东南方的太平洋,是一座火山熔岩冷却后形成的火山岛 。岛上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这便是折钵山,因此岛上常会有蒸汽弥漫,散发硫磺气味 。小岛面积虽小,但地理位置却极为重要 。
二战时,若美军夺取硫磺岛,即可从此岛起飞轰炸日本本土 。因此,为了攻下硫磺岛,美军精心策划了一场两栖登陆作战,计划以第五两栖军下属的海军陆战队作为地面作战主力,在军舰和飞机的支援下发动进攻 。
与此同时,日军高层也意识到了硫磺岛的重要性,因而将岛上的人员整合为109师团,并由栗林忠道中将指挥 。到了1945年2月,日军已经在岛上部署了2.3万人并拥有足量的火炮 。
▲栗林忠道
但当栗林忠道被派到硫磺岛之后,他还是很清楚地意识到:以当时岛上日军的实力,远远不足以与美军直接抗衡 。为了弥补两军实力上的差距,他下令在硫磺岛建造了更多庞大而复杂的工事和地下掩体,还在岛上修筑了两个机场以便援军和物资策源,并严禁士兵不许发起任何自杀冲锋,要求每人至少杀死十个美军士兵 。如此守卫部署,在当时的日军指挥官中也是实属罕见 。
二、预热:火山“爆发”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早在发动进攻之前,美国侦察机就拍摄了大量硫磺岛的俯瞰图,以供美军高层策划进攻 。但不巧的是,由于专业的照片分析员被调走,美军参谋们对硫磺岛的工事估计错误,导致预估情况与硫磺岛的真实防备情况相差甚远 。
而美军高层的这一致命失误,也注定了后来登陆的美军所将遭遇的绝境 。
转眼,时间来到了1945年2月16日 。这一天起,美军舰队和舰载机开始了对硫磺岛长达三天的火力打击,致使岛上完全被硝烟所覆盖,远远望去,给人一幅火山再次爆发的感觉 。而此时的日军则龟缩在地下掩体和坑道里,虽然无法反击,但是遭受的损失也并不多 。
三天后,当美国海军的炮声开始熄火时,陆战队员们乘着运兵艇,大大咧咧地向着硫磺岛奔去 。在那一刻,可能还没有一个美军会想到:眼前那片空旷的沙滩看似毫无波澜,实则将会成为他们下一刻与死神握手的前线 。
不过在登陆刚开始时,一切还是进行得非常顺利,就如同当年美军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一样毫无压力 。但由于岛上的土壤多是疏松的火山灰,因此当美军的坦克和装甲车登岸之后,纷纷深陷泥沙其中无法动弹,登陆速度也因此被拖延 。为此,许多登岸的美军战士被长官叫去救援装甲部队,原本井然有序的登岸节奏,也开始被这些难缠的泥沙所打乱 。
来自死神的恐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美军乱哄哄的叫嚷声“吸引”而来 。
三、推进:比毒气更厉害的“武器”
就在美军在海滩上开始乱成一团时,山上的日军瞧准时机,突然进入阵地拉响了大炮 。在美国陆战队面前,无数的暗堡也突然冒出了嗜血的火光,将登岸的美军打得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