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不为人知的事儿:西施大脚所以长裙

一般最常见的说法,按照四位美女的历史出场顺序,分别是:西施(东周越国)、王昭君(西汉)、貂蝉(三国)、杨玉环(唐初)。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这两句,不能念反啊,因为这四件事是分别跟四大美女对应的 。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
大家看,正好是按照历史人物先后出现的顺序来说的,这回好记了吧?其中除貂蝉外皆为有正史记载的人物,而貂蝉则只见于小说和戏剧而未见于史料记载 。
实际上,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褒姒,西施,妲己,杨玉环 。并称为:“笑褒姒、病西施、狠妲己、醉杨妃” 。
网络配图
第三个版本是:我国最早出土的木刻年画上面记载的(1909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平阳木刻年画《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也称为《四美图》),上面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人 。此年画的原版现存于莫斯科博物馆 。
今天讲的是第一个版本里的四位大美女,她们那些不为人知的事——缺点,对,美女也有缺点,是什么呢?最后说!
先分别讲一下四个人的简单情况 。历普(历史普及)一下常识 。
西施的事——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今浙江绍兴诸暨),有个美女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工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的身影,鱼在水里看见她的倒影,结果太美了,鱼都忘了游泳了,失去浮力,渐渐地沉到河底 。这就叫“沉鱼” 。
西施除了用外貌“捕鱼”外,还做了什么有意义的大事吗?
相传吴国打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被俘作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 。后来范蠡想到,可以使用美人计针对吴王 。有一天,范蠡就遇见了自幼聪慧西施 。越国灭国后,她常在浣沙溪边唱歌:“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 。”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个难得的美人计材料,于是禀告越王勾践,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 。西施到了吴国,发挥所长,干扰夫差的治国工作,终于被越国报仇消灭 。范蠡带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于七月七日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 。
昭君的事——落雁:
网络配图
西汉时期,王嫱(昭君)被匈奴单于娶走,在西行途中,有一排大雁从她上方飞过去南方过冬 。领头的大雁飞着飞着,突然看见一个美女(王嫱),于是大吃一惊,看傻了,不知道挥动翅膀了,结果失去空气动力,从天上掉将下来 。这就叫“落雁” 。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 。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 。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此事无正史可考,但极有可能是杜撰 。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王安石《明妃曲》)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