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袁绍谋士的悲剧

新版《三国》里 , 编剧对袁绍手下的四大谋士的命运语焉不详 , 交待的不是很清楚 , 而且三千宠爱于一身 , 把很大的戏份都攒足了给了许攸一人 , 这样做其实与史实是有较大出入的 , 也并不能让人信服袁绍从强大走向衰落的历史必然 , 分析袁绍手下四大谋士之死 , 也能看出袁绍官渡之败一蹶不振乃至最后身死覆灭的真正原因 。
相比较曹操当时土地贫瘠兵微将寡的窘况 , 袁绍就是最大的绩优股 , 现代人都明白一个道理 , 玩垃圾股肯定会玩死 , 但是绩优股玩得不好 , 也会倾家荡产 , 一贫如洗 , 弄不好还得坐人造土飞机 , 机毁人亡 , 比如袁绍手下谋士们的命运 。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袁绍手下有四大谋士 , 即田丰、许攸、审配和逢纪 , 这主要来源于《三国志》上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的话 , 荀彧在官渡之战前 , 曾对举棋不定 , 担心袁绍手下智谋韬略之士能力超群的曹操说过这样一席话 , “田丰刚而犯上 , 许攸贪而不治 , 审配专而无谋 , 逢纪果而自用” , 袁绍的手下谋士何足惧哉?荀彧目光如炬 , 知人善断 , 未卜先知 , 基本上把袁绍手下四大谋士的命运提前给圈定好了 , 用现在的话说 , 八字相克 , 荀彧既咒又克 , 把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们一锅都给烩了 。
历史上的田丰是怎样死的?冤死的 。田丰这个人历史评价不低 , 说他博览多识 , 权略多奇 , 但为人太过刚正 , 属于袁绍谋士里的清流一类人物 , 这类人物 , 卓尔不群 , 清高孤傲 , 群众基础普遍堪忧 , 特别容易被暗箭所伤 。田丰是为袁绍立过大功的 , 袁绍在击败另一军阀公孙瓒的战争中 , 就是采用了田丰的计谋 。别看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权势熏天 , 其实这一计谋最早也是田丰向袁绍建议的 , 可惜袁绍鼠目寸光 , 错失了大好的政治上占主动的机会 。后来当曹操发兵攻打刘备时 , 田丰建议袁绍发兵袭击曹操后路 , 攻打许昌 , 奈何袁绍以小儿患病 , 无心恋战为由 , 拒绝了这条让曹操首尾不能兼顾的奇计 , 也丧失了打败曹操的最好时机 。(新《三国》里这些计谋都变成了许攸的)可见 , 袁绍这个人太看重儿女私情 , 是无法成就大业的 。袁曹争霸时 , 田丰劝告袁绍 , 休养生息 , 稳扎稳打 , 袁绍以田丰有意动摇军心 , 败坏士气为由而囚禁了田丰 。
田丰从袁绍手下第一谋士而成阶下囚 , 是个性使然 , 也是被谗言所害 , 木秀于林 , 风必摧之 , 田丰树大招风 , 又不肯屈阶从众 , 必然成为别人眼中刺、肉中钉 , 难得的是田丰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洞察 , 当袁绍败讯传来时 , 狱众称贺田丰可免牢狱之灾 , 田丰却惊人的预见了袁绍既羞且惭自己必然被害的结果 。田丰之死非常可惜 , 因为这个人虽然气节高洁 , 但识人有误 , 自己一腔愚忠 , 也只落了个自刎而死的悲情结局 。
许攸之死 , 属于典型的吃饱了撑着难受 , 找死型的 。许攸此人 , 属于有才无德之人 , 且比较贪婪 。孔融评价许攸为智计之士 , 荀彧评价许攸贪而不治 , 都说到点子上了 。许攸年轻时与曹袁交好 , 素有胆气 , 曾经与冀州刺史王芬合谋废除献帝 , 不果 。可见此人胆量是非常大的 , 所以他后来可以纵容家人贪脏枉法 , 被人所构陷 , 也是有渊源的 。许攸是所有谋士里最早跟随袁绍的 , 所以是谋士里比较牛的一个 , 对政敌也是从不宽容的 , 遭人忌恨就是很正常的了 。许攸在官渡之战中 , 在袁曹相持不下时 , 给袁绍出了一个绝妙主意 , 派人从别道到许昌把天子接来 , 从政治上占领至高点 , 实际上这是一条分兵许昌 , 釜底抽薪的可以致曹操于死地的高招 , 可是袁绍这个人没有头脑 , 并没有采用许攸计谋 。后来许攸截获了曹操催粮书信 , 建议偷袭粮道 , 可惜袁绍生性多疑 , 且怀疑许攸暗通曹操 , 怒而欲杀之 , 袁绍不相信许攸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家人贪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