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酷吏张汤:善于伪装经常以权谋私打击报复

说起酷吏,人们往往会觉得他们一个个都是凶神恶煞,就像地狱里的人物,青面獠牙,黑白无常,动辄就是大刑伺候,往死里打人 。即便是好一点儿,那也不过是像判官、钟馗一样,剑眉倒竖,眼似铜铃,目光如电,虬髯四张,人听了看了都会不寒而栗 。然而,历史上那个有名的酷吏张汤,却有另外一副嘴脸 。他当小官时尊重上级,当大官时结交天下名士,即便是内心很是看不起他们,表面上也会装出一副非常仰慕的样子 。尤其是在皇帝面前,他更是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遇到皇帝表扬,他就说都是办事人员的功绩,遭到皇帝谴责,他就主动揽过检讨 。但是,他能够进入酷吏的行列,杀人甚多,得罪人也不会少了,终于有高官联合起来告发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皇帝在处置他时竟然犯了难!最后还是另一个酷吏赵禹给他说明了利害,引诱、逼迫他自杀才将案子了结 。更厉害的是,张汤即便是死了也阴魂不散,他因为家中没有多少产业、薄葬而得到了皇帝的同情 。汉武帝下令追查告发张汤的人,三个长史被杀,丞相受牵连自杀 。
张汤究竟是如何从一名基层小官走向三公九卿行列?这种一人多面的性格特征,又是怎样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呢?
张汤自小就表现出内心狠毒、睚眦必报的一面
张汤的父亲曾任长安县丞,张汤当时还小,有一回出门,父亲让他在家看门 。父亲回来后,看到老鼠偷了肉,就责罚张汤,用鞭子打了他 。张汤掘开鼠洞,找到偷肉的老鼠和没吃完的肉,就用处置犯人的方式处置这些老鼠 。他检举揭发老鼠的罪行,加以拷打审问,记录审问过程,把判决的罪状上报,并把剩肉当作证物,当堂定案,最后判了一个“斩立决”,把老鼠分尸处死 。他父亲看到这情景,又看到他那判决词就像是老练的法官所写,特别惊讶,于是就让他学习断案的文书 。父亲死后,张汤就做了长安的官吏 。
这件事充分说明,张汤有作为法官的基本素质,有按照程序办事的性格特征,也有内心狠毒的报复心理 。就一般人来说,谁会和一个老鼠较劲?即便是因为老鼠吃了肉遭到了父亲的责罚,人要泄愤,大多会捉到打死完了,谁会去像审问案犯一样处理?连他父亲都惊讶他所写的判词,可见他有一个法官的基本潜质 。
【汉朝酷吏张汤:善于伪装经常以权谋私打击报复】 张汤有意巴结权贵,揣测上司心思,办事干练,屡获升迁 。
周阳侯田胜是汉武帝的舅舅,他曾经因为犯罪被拘禁在长安,那时候,张汤虽然官职不大,却利用长安官吏这个“现管”的便利条件,尽其全力加以保护 。等到田胜出狱被封了侯,与张汤密切交往,经常把张汤介绍给当朝权贵,让他们与其相识 。张汤调任内史,做了宁成的属官,因为办事干练,宁成就像上级推荐 。张汤再一次升官,调任为茂陵尉,主持陵墓的土建工程,也就是修建汉武帝陵墓的实际指挥者 。汉武帝的另一个舅舅田蚡当了丞相,征召张汤当了内史 。田蚡经常在汉武帝面前推荐张汤,张汤被任命为御史大夫,并让他处理案件 。可巧赶上了陈皇后阿娇巫蛊一事事发,案件交到了张汤手上 。这时候,汉武帝已经娶了卫子夫九年,对于陈皇后早已经冷落,只因为姑姑馆陶公主,也就是现在的丈母娘当年立自己为太子时出了大力,碍于面子没有废掉阿娇的皇后之位 。张汤揣摩皇上的心思,有意识地把事情搞大,好让汉武帝有充分的理由废掉皇后 。教唆陈皇后使用巫蛊术的人是女巫楚服,张汤从她入手,深入调查,受株连的人达到三百多人 。有了这个结果,汉武帝终于有了充分的理由废了陈阿娇的皇后,收回了她的玉玺,将她贬到了长门宫 。